原创:马猫
陇东地处黄土高原,在今甘肃庆阳与平凉一带,古称北豳。周祖不窋及其子鞠、其孙公刘三代,曾在被称为“豳”的陇东创业和“教民稼穑”,豳民众缘此历经了从渔、狩、牧、游到定居农耕的划时代转折,生产飞速发展。发达的文化与民众先进的生活息息关联,诞生了许多反映周先祖功勋和民众劳动生息的歌谣,陇东民歌便是在此基础上诞生的。
陇东民歌也称庆阳民歌,是庆阳最具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形式,大半是和皮影、小戏、秧歌融在一起,耍社火时,表演和清唱相结合。在陇东革命根据地时产生的《绣金匾》《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和《军民大生产》等曲目,使陇东民歌唱红了全中国,寄托着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在中国民歌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陇东民歌起源于唐代,时任陇右节度使武康郡王李元谅筑城屯兵置“崇信军”时,与民共建边疆,百姓欢庆丰收和生活安乐时歌唱山歌小调,以后逐步发展为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歌,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陇东民歌作为一种民间音乐,其内容包罗万象,囊括了劳动人民的一切生活层面,有对封建制度的控诉,有对生产劳动的赞美,也有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憧憬等,不经雕琢、朴实无华的歌词都是陇东儿女心声的自然流露。
陇东民歌曲调优美,歌词精彩,方言运用得当,口语特点突出,表现形式活泼多样,独唱、重唱、合唱应有尽有。或自问自答,前后呼应,一气呵成;或男女轮唱,连接自然,气韵贯通;或一人起头,众人随和,极富生活情趣。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演变,在曲调、歌词、表演形式等方面吸收借鉴了西北地区的一些民歌特点,增加了诸如笛子、二胡等伴奏乐器,在公共场合演唱时还增加了扇子、头巾等简单的道具。
从体裁形式上分,陇东民歌主要是小调,其次是信天游。小调长于叙事,兼顾抒情,大多有人物,有故事情节,有场景,甚至有时间、地点,有长、有短,长的一二百行,短的一般为四行一首,少量的为两行或三行一首,如“袁世凯,好大胆,民国三年当洪宪”即为最短的民歌。句式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十言的,还有各种长短句相间的。词格各有不同,《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传统戏曲的唱词节奏各有借鉴运用,反映了陇东民歌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的特点。长短句打破了结构上的工整,灵活自如,更利于老百姓随口叙事抒情。小调常被人称为“俚巷之曲”,庆阳、西峰、镇原、宁县等地流传较多。
信天游大多流传在环县、华池、合水等北部山区,篇幅相对短小。每首几句,十来句,二十来句不同,每段两句,上下句结构;语言开采角度极为灵活多变,韵脚转化自如;在七字句、十字句的基础上,可随时增减字数,风格浪漫自由。信天游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常用比兴修辞手法,上句联想渲染,下句点出实意,抒情色彩浓厚。信天游尤其善于表现爱情题材,它高亢而宛转,粗中见细,情感缠绵。乡人常把它称为“野调调”,其实,这个“野”字,并无贬低之意,正是高昂、粗犷的歌唱风格的反映。
陇东民歌除陕甘宁边区时期极少的可知作者而外,其他几乎—全为无名氏。人民群众不断对它进行口头加工修改、锤炼,使之逐渐成为艺术品。一首歌子,如不符合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不符合当地的语言特色,人民不经任何人的允许,随口就改了,不管你文凭有多高。因此,它显示出土生土长的浓郁的地方特色,故被人赞之为“又老又好听”。
随着时代的变迁,陇东民歌不断吸收各种文化元素,通过碰撞、交融,并与当地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相磨合,形成了一种有自己特色风格情调、艺术趣味的艺术之花。陇东民歌不事雕琢,朴实无华,或纵情于山间旷野,或歌唱于社火庙会,或吟咏于门前树下,或回荡于麦趟沟垄,其粗犷优美的旋律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并将世世代代生生不息地传唱下去,绽放出更加艳丽的花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