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用了一百多年,最终完成了从世界加工厂到世界工厂的伟大转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社会的物价越来越高,使得近年来人工成本也水涨船高,越来越多的中外企业,往往更喜欢越南、印度,只因那里的劳动力成本低廉,更好地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有一位台湾企业家,只为了那低廉的人工成本,无视我国大陆的优势,无视两岸同胞的血缘情谊,坚持将工厂撒向印度和越南,最终在疫情之下,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作为商人的郭台铭,终究也有陷入诱惑的一天,印度和越南为了吸引外国企业的投资,提出了许多优惠政策,外企办厂有着各种各样的补贴,有着各种各样的政策支持,里里外外一副外企优先的架势,但是,就连自己的经济都搞不活的印度,又有什么底气给外企经济上的优惠呢?

其次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越南和印度劳动力成本十分低廉,但是,低廉的劳动力,往往代表着低下的生产力,那么,台湾企业家郭台铭,又有着怎么的光辉历史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台铭在1974年于中国台湾省台北市,创立了富士康科技集团,在1988年进入中国,虽然郭台铭在招聘会上,公开表示“给大陆赏饭吃”,但我国为了人民的就业,为了科技的发展,依旧忍气吞声,,忍受了郭台铭的出言不逊,接纳了新兴的富士康,而后 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因此 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郭台铭无视印度与我国的种种差距,无视祖国人民的无私包容,在2020年将一些产业线搬去了印度,但是印度人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拒绝加班,因此在同年,已经后悔的郭台铭,又抛掷2.7亿美元在越南建厂,根据相关数据表示,富士康的收益从2019年的30亿美元,到2020年直接飙升到60亿美元,尝到甜头的郭台铭,计划在今年加大对于越南的投资,力求今年可以达到400亿美元的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台铭此时还不知道,自己离失败越来越近,越南和印度两国,虽然存在着无可置疑的优势,但是劣势也是非常地突出,尤其是当下,越南和印度两国在疫情反扑过程中,可以说是一溃千里,根据越南官方卫生部公开数据,就在这个月18号和19号,这短短的24小时内,越南新增病例113例,其中只有5例是外来病例,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已经扩散到29个省市,目前已经有两千多例的确诊,而印度的情况更糟糕,虽然印度官方通报疫情只有两千万左右,但是根据世卫组织首席科学家苏米娅斯瓦米纳坦分析,由于印度检测水平有限,该国的疫情被外界严重低估,因此,印度的实际疫情应该为目前数量的20到30倍,也就是说,印度实际疫情或许会达到五亿左右。

富士康的一意孤行,最终也得到了印度疫情的光顾,据路透社5月12日报道,截止至目前,仅仅富士康位于泰米尔纳德邦的工厂,就有一千位员工确诊感染,因为必要的隔离等缘故,印度工厂的产量直接下滑5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 据路透社报道,在当地时间5月18 日,应越南北部政府的要求,富士康的越南工厂也被关停,虽然在政府公告上表明这只是一次暂时关停,但是越南北部政府并没有点明关停的期限,巴江省委员会主席黎安东表示,或许会关停两周,但是如果疫情严重会继续延迟,郭台铭的如意算盘终于 彻底打翻,虽然企业面临着失败,但郭台铭要承受得远不及此。

印度疫情加剧,越南雪上加霜,使得富士康在这两国基本停工停产,作为全球性的企业而言,首当其冲的必是全球订单难以按时完成,尤其是与苹果公司的千亿订单,可能面临着泡汤的可能,这些还不是最主要的,越南、印度富士康工厂出现了疫情,可能也会使得各个企业对于富士康产品的不信任,毕竟在疫情横行的国家里生产,谁也无法保证富士康的产品没有携带病毒的残留,最后往往会使得富士康的产品难以出售,对于富士康和郭台铭而言,也可以说是一个不小的后果了,国外的越南和印度此时一地鸡毛,反观我国的情况却十分乐观,首先 相较之于国外而言,我国已经全面复工复产,已经基本走出疫情的阴霾,健康的劳动力将会创造更多的价值,这并不是吹牛,今年直到目前,我国的生产总值就已经达到了249310亿元,和去年一整年相比,就已经增长了0.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外贸的成绩同样不俗,截止至今年四月份,我国外贸达11.68亿人民币,是我国近五年来进出口贸易的最高值,在国内情势春风和煦的情况下,郭台铭的海外企业却面临着“三九寒冬”,因此 郭台铭为了满足庞大的业务需求,为了进入中国市场,对于中国工厂推出了加薪,这种优厚的待遇。

2021年4月11日 郭台铭首次表明,如果员工入职做满55天能够得到5000元奖金,后来 4月16日急忙上调为5500元,在4月25日又调整到6000元,如今 5月14日竟然达到了整整7500元,郭台铭如此“讨好”我国大陆人民,明显想要依靠最后的防线,挽回富士康在印度和越南的败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台铭几十年的海外经营,最终终究选择了回归大陆,也许有不少人认为,仅仅回归产业说明不了什么,但是 企业和集团最终的目的就是盈利,既然郭台铭能将重心放在国内,至少还是能够说明我国的制造业水平,相对于英美等国还是有着一定的优势的,郭台铭的这一加薪的举动,直接向国际社会“宣传”了一把我国的制造业,向国际证明,我国“世界工厂”之称实至名归,而我国依旧能够接纳郭台铭和富士康,也体现出了我国作为大国,应有的广阔胸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这些年,有着许许多多的国家,紧跟着美国的步伐,在国际舞台上不住地唱衰我国的制造业,有着不少企业都被错误引导,面对着这种污蔑,我们没有做太多的解释,而是以实际行动来证明,我国的制造业依旧是一只雄鹰,依旧有着划破长空的能力。

当然 我国也不能因此满足现状,自满于制造业的成就,也要着意发展高科技、新技术,力求未来中国的标签不再仅仅是“中国制造”,更是“中国智造”,毕竟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