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会看到,有一些孩子,他们似乎比其他的孩子更爱哭。遇到一些小的挫折的时候,他们特别容易哭,甚至有的孩子,一碰就哭了,就像一个迷你版的小林黛玉那样。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这里,我们首先需要知道,在一个孩子的生命早期,他是处在前语言期的。在这个时期里面,他表达的方式很直接:就是用情绪,来表达一切。

比如,一个婴儿,他饿了、冷了、尿了,所有的一切东西,都是通过哭声来表达的。那么在这个时候,妈妈就必须通过孩子的情绪,去解读他的需求。因此一个好的妈妈,通常也是一个厉害的侦探。

为什么女人的第六感这么准?其实跟这个有关系,因为这是她母性里边的一个本能,她能够通过一些蛛丝马迹,看到别人的内心的诉求,这是为她以后当母亲做准备的。所以,在孩子还没有能够用语言表达,而只能用哭声表达需求的时候,妈妈要相信自己跟孩子之间的「心灵相通」。

那么当孩子长大到可以说话的时候,他就有很大一部分的情绪和诉求可以用语言来表达了。可是同时,我们会发现,现在很多人哪怕到了成年以后,他依然不知道怎么用语言来表达自己,还是在用情绪来表达。最经典的例子就是:「一哭,二闹,三上吊」。所以啊,如果一个人遇到挫折就爱哭,说明他的内心很可能还停留在前语言期。

孩子也是这样的。如果一个孩子很爱哭的话,有可能是因为他在前语言期的时候,没有被妈妈看到过他哭声背后的诉求,所以就一直停留在前语言期了,这其实是一个受到创伤的表现。因此,在他往后遇到一些挫折或者困难的时候,他就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了。

爸妈常见的应对误区

在很多的中国家庭里边,小孩子哭,是不被允许的。当他要哭的时候,家长通常会训斥他:「不要哭!」「不许哭!」「不能哭!」。当孩子听到父母这样说的时候就会觉得:「我哭是不对的「「我就是个累赘」,可是他还是很难过,于是就会在心里边自责自怨。我看过有些爸妈对自己的孩子说:「长这么大就只会哭,你羞不羞!」,这等于是再一次去挫折他,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产生羞耻感,这是一种人为的创伤。

我有一个来访者,她说,自己小时候,有一次不小心磕到脚,疼得要命,她坐在地板上哭了整整一个小时,结果妈妈连正眼都没看过她一次,就一直在厨房煮饭。最后出来的时候,很嫌弃地瞟了她一眼,就跨过去了。

我们说,摔一跤,是原发性挫折;摔跤之后,被妈妈忽视、否认、指责,叫继发性挫折。孩子摔跤不是伤害,哭也不是伤害,但是如果我们故意不去理他,或者不允许他哭,这就是一种伤害。很多的孩子在长大之后,依然只会用哭来表达诉求,就是因为这种继发性的挫折,一直在他的身上存在着。

但是回过头来,为什么我们会无法忍受孩子哭泣呢?因为有时候,我们心里面会对孩子有一个理想的期待,希望他一直都活泼可爱笑眯眯的。但实际上,一个人是无法永远维持在一个情绪里边的,这种幻觉,不过是我们自己的一种全能自恋罢了。

当孩子在那边号啕大哭的时候,我们的全能自恋就会被打破,我们会恼羞成怒,然后去指责孩子,迁怒于他,要求他变回自己期望的那个样子。但是很可惜,那并不是孩子本来真实的样貌。所以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其实就意味着,我们并没有接纳他本来的样子,从而给孩子带来了再一次的伤害。

当孩子遇到挫折哭泣的时候,作为爸妈正确的应对方法是什么呢?

那么当孩子遇到挫折哭泣的时候,我们可以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要觉察一下自己内心全能自恋的愿望。

刚刚讲到,我们不希望看到孩子哭,也许是因为,这会打破我们的全能自恋,觉得自己好像就不是一个称职的父母了。所以我们首先要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想法呢?

在孩子哭的时候,他需要的是陪伴和关注,而不是替代或者承担。因此,如果你忍不住去替他把问题解决了,可能是因为孩子的哭泣,激发了你内心的焦虑感。

其实,适度的挫折是能够促进孩子成长的,而哭泣也只是每个人面对悲伤的正常反应,我们不需要过度的担心或者特别的焦虑。

第二方面,我们要聆听孩子的感受。

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要去聆听他的挫折,体会他的感受。因为他的哭声可以代表很多东西,比如在事情发生的那一刻,他感到特别的恐惧,或者他很担心、很羞耻,觉得自己自尊被打破了,这些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当他哭的时候,我们要关注到他心里边的这些感受,这样有助于我们理清他哭泣背后的诉求。

如果孩子能够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我们可以认真听听他说的话,比如「你可以告诉爸爸妈妈,现在你想要什么?想表达什么?如果你有什么想法,可以说出来;如果你想待一会,那我就陪你待一会儿。」

第三方面,我们要给予孩子回应。

在你看到孩子这些感受以后,要给予他一个回应。比如在他恐惧的时候,抱着他说:「爸爸妈妈在」。如果他觉得特别恐慌,就像天快要塌下来一样,爸爸妈妈就有责任去告诉他,这个世界是不会伤害他的,也不会塌下来,这只是一个短暂性的事情而已。

如果我们在孩子哭的时候,给予他适当的关注和理解,这个受挫的感觉就会慢慢的消失,或者慢慢被其他东西替代掉。

最后,抱持孩子的感受。这是我一直以来所秉承的一个理念。

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哭,我陪着你,但是我知道,我无法去替代你的情绪。

如果你的孩子在哭泣,你可以陪着他,抱抱他,拍拍他的背,告诉他爸爸妈妈爱他。但是同时我们要知道,这些事情做了以后,他不可能马上就停止哭泣的。就像一个孩子摔倒了,他觉得疼,自然就会哭,但你不可能去替代那种疼痛的感觉。不过,你这样去抱持孩子,跟不允许他哭,否认他哭,或者用一种很冷漠的方式远离他哭,是很不一样的。

我经常跟我孩子说一句话:生活就是如此。有一些挫折,其实是孩子成长中必经的过程,适度的挫折能够促使他更好地成长。作为父母,我们更多的是给予孩子一个面对真实世界的机会,帮助孩子去看到挫折本来的意义。那么这样做了以后,孩子再遇到挫折,就不会那么爱哭了。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

第一,如果孩子遇到挫折就爱哭,可能是因为他还停滞在前语言期,这是一种创伤的表现。

第二,当你看见孩子哭泣,然后内心很不舒服的时候,可以觉察一下自己,你有没有允许孩子用哭泣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对于孩子来说,摔跤不是伤害,哭也不是伤害;你不允许他哭,才是真正的伤害。

第三,在孩子哭泣的时候,你可以给予他一个回应,告诉他爸爸妈妈在,让他不那么恐惧或者害怕,但他可能不会马上就停止哭泣,因为情绪需要一个流动的过程,这是正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