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玄宗时的宠妃梅妃是一个广为流传的人物,她不仅容貌美丽,更是能诗善赋,尤其是她的著名诗作《楼东赋》、《一斛珠》,更是为后人所传诵。

但是,梅妃究竟有无其人?也是一个难解之谜,一时还尚难定论。

史籍中对梅妃是怎么记载的?

江采萍被选入宫后,唐玄宗“因她所好,戏称她为梅妃。妃尝撰萧、兰、梨园、梅花、风笛、玻盂、剪刀、绮窗八赋,无不工妙。”从这段记述中可以看出,梅妃确实是一位容貌艳丽、身材优美,又是才艺双绝的妙女子。

梅妃便因此得到唐玄宗多年宠爱,后来杨玉环入宫,唐明皇变得贪新厌旧,沉缅女色,而梅妃则失宠独居上阳东宫。

梅妃整日郁郁不欢,在此期间写下了这首《楼东赋》,准确的表达了她这个时候寂寞的心情及对玄宗喜新厌旧的哀怨,这首长赋的内容为:

玉槛尘生,凤奁香殄。懒蝉鬓之巧梳,闲缕衣之轻缘,苦寂寞于蕙宫,但凝思乎兰殿。信漂落之梅花,隔长门而不见。况乃花心飏恨,柳眼弄愁,暖风习习,春鸟啾啾,楼上黄昏兮,听风吹而回首,碧云日暮兮,对素月而凝眸。温泉不到,忆拾翠之旧游;长门深闭,嗟青鸾之信修。忆太液清波,水光荡浮,笙歌赏宴,陪从宸旒,奏舞鸾之妙曲,乘画鹢之仙舟。君情缱绻,深叙绸缪,誓山海而常在,似日月而无休。奈何嫉色庸庸,妒气冲冲,夺我之爱幸,斥我乎幽宫。思旧欢之莫得,想梦著乎朦胧。度花朝与月夕,羞懒对乎春风。欲相如之奏赋,奈世才之不工;属愁吟之未尽,已响动乎疏钟。空长叹而掩袂,踌躇步于楼东。

唐玄宗读罢此赋,想起旧情,不由深为怅然,便让人取出珍珠一斛,暗地里托人送给梅妃。可梅妃心已死而坚决不接受,并且又写了一首七绝《一斛珠》:

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湿红绡。

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从这首七绝《一斛珠》可以看出,梅妃对玄宗已经深深的失望了,被玄宗的冷落伤透了心,再也不抱什么幻想了。

蔡东藩撰写的这段稗史轶闻所根据的是唐代曹邺的《梅妃传》,此书中简单的记载了梅妃的一生经历,从被选入宫受到唐玄宗宠爱,到与杨玉环争宠而失败遭冷落,直至最终死于安禄山之乱的兵刃之下。

实际上后世对于梅妃的记叙大多来自于《梅妃传》所载:“梅妃姓江名采苹,莆田人,唐开元中(公元713-741年)被选入宫,大见宠幸。性不喜铅华,淡妆雅服,而自然明秀。能作惊鸿舞,尤长诗赋,癖爱梅花,明皇戏呼为‘梅精’,号为‘梅妃’。后杨玉环入宫封为贵妃,迁梅妃居上阳东宫,乃作《楼东赋》。上尝思念,封贡珠一斛密赐之,她赋诗辞谢,上命乐府度以新声,赐曲名《一斛珠》。安禄山乱,长安城陷,她死于兵。乱平,明皇自蜀归,求得妃画像,亲题七绝一首。后得妃尸于温泉池畔梅树下,肋有刀痕,乃命以妃礼改葬。”

△唐玄宗与梅妃影视剧照

梅妃究竟有无其人?史学界对此有什么样的看法和结论?

1.梅妃的故乡在现在的福建省莆田市黄石乡江东村,如今村里还有江姓一族,当地建有她的庙宇浦口宫,是乡人为纪念她而修建的古建筑物。

民间传说,江采萍自幼貌丑,是个放鸭女子。当时选宫女的官到乡里时,她来不及躲藏惊倒在地,等爬起来时容颜大变竟赛过西施,故而被选中,当地人称她为“江东妃”。

可是,此种说法与曹邺在《梅妃传》中所记述的梅妃是个才貌双绝、能诗善文的形象的确是相去甚远。

2.从地理演变上来看,莆田地处沿海,在古代原为兴化湾的一部分。后来因兴化湾海水后退,海岸上升,加上木兰溪、延寿溪、萩芦溪等泥沙的冲积而成,最初名曰“蒲田”。

在古时县境内多水,菖蒲繁茂,后因筑堤围田,才去了水旁变为“莆”,改成了“莆田”。

旧地方志记载莆田县在梁陈时代(公元六世纪),海潮涨时海水还可以涌到城南南山麓广化寺前,以及西门外的泗华陂前和黄石东北的大龟屿附近。

故而,唐明皇在位的时候(公元685-762年),江东村这个地方可能还不曾存在,那就更不可能有梅妃这个人了。

3.据史料分析,有关梅妃的事迹在正史《旧唐书》、《新唐书》中均没有记载,只见于《开元天宝遗事》、宋邑人李俊甫《莆阳比事》著录,以及刘克庄亦写有咏《梅妃》诗。

而新、旧唐书中也没有高力士出使闽地选宫女的记载,但曹邺的《梅妃传》中却说“高力士使闽粤,选归侍明皇。”

蔡东藩在撰写梅妃故事时,遇到正史和野史的记载有出入而又难以选择时,则取存疑或折衷的方法,并加注曰:“是回叙梅妃事,本据曹邺《梅妃传》,所称汉邸,考诸唐宗室诸王传中,当时无封汉王者,或谓即广汉王褕,未知孰是。”

鲁迅先生以上述观点对《梅妃传》加以考证,认为江采萍系虚构的人物,而此传作者是明代人随便加上去的,根本就不是唐代人曹邺所作。他是这样说的“《梅妃传》一卷亦无撰人,盖见当时图画有把梅美人号梅妃者,泛言唐明皇时人,因造此传,谓为江氏名采苹,入宫因太真妒复见放,值禄山之乱,死于兵。有跋,略谓传是大中二年所写,在万卷朱遵度家,今惟叶少蕴与予得之;末不署名,盖亦即撰本文者,自云与叶梦得同时,则南渡前后之作矣。今本或题唐曹邺撰,亦明人妄增之。”

他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一书中所说:“尚有无名氏之《梅妃传》一篇,写江采苹与杨贵妃争宠见放的故事,无作者名。文中以梅、杨对称而同情梅妃的遭遇,其不满杨贵妃专权之意自很明显。明人题为唐曹邺作,不可信。”

1962年冬天,郭沬若途经莆田时,曾写了一首《途次莆田》的诗,诗曰:“荔城无处不荔枝,金复平畴碧复堤。围海作田三季熟,堵溪成库四时宜。梅妃生里传犹在,夹漈藏书有孑遗。漫道江南风景好,水乡鱼米亦如之。”

如此看来,郭老对梅妃这个人物也是持谨慎的态度。可见,对于梅妃到底有无其人,还真是一个难解之谜啊。

那么,对于这个人物和这一段历史,大家有些什么不同的看法和认识呢?欢迎朋友们留言分享和交流,将自己的思考,通过网络平台,嵌入历史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