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古时候,有识之士不少,但能够得到皇帝赏识之人却少之又少。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就是这样一位未得到皇帝赏识的人,他的一生遭到多次贬谪,一身才能却无处可用,却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

众所周知,狄仁杰在武则天执政时期担任宰相一职,尽心辅佐武则天治理国家。人人都说国外有名侦探福尔摩斯,而我国则有名探狄仁杰,为此,后人还为其制作不少影视作品,例如《神探狄仁杰》、《通天狄仁杰》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狄仁杰这个名字,即便是到现在,那也是如雷贯耳。狄仁杰像是一位名侦探,在他手中破获的大案奇案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他手底下的李元芳,同样也是脍炙人口。一句“元芳,你怎么看?”被作为网络红词口口相传。

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也涌现了许多有名之士,人才倍现,这是一个王朝鼎盛的象征。在唐高宗掌权的时期,狄仁杰就已经是一位名臣,他为人刚正不阿,颇有学识,而且能够体察入微。虽然一开始他入朝为官的时候,仅仅是一个九品芝麻官,然而很快,便有高官开始赏识他,并且向皇帝举荐他。

狄仁杰为官清廉,并且一心向民,百姓们对他极其爱戴。这样一位官员,为官之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他时常因为自己的直言进谏,或者他人的诬陷而遭到贬斥。然而不管他身在何位,他都在其位谋其事,没有任何怨言。最终,他凭借自己的努力,重新身居高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一些影视剧的传播,狄仁杰被塑造成了一个精通武艺、断案如神的高人,这其中固然有艺术加工的成分,但在正史当中,狄仁杰确实拥有非凡的才干。他早年以明经科及第,仪凤年间,担任大理寺寺丞。

狄仁杰在上任之后,在一年之内便解决了大量的疑案,案件涉及的一万七千多人,竟无一人对其判决提出质疑。断案的手段,很大程度能够反映官员的综合才能,在大理寺出色的政绩,让狄仁杰得到外放为一州之长的机会,经过数年的资历积累,狄仁杰得以回京任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则天称帝之后,对狄仁杰尤为信任,让其担任宰相,时不时的赐他紫袍、玉带等彰显荣宠的物件,甚至还亲自在紫袍上题字,且不让他行跪拜之礼。久视元年,文武百官随武则天巡幸三阳宫,只有狄仁杰一人得到宅第赏赐,在狄仁杰死后,武则天更是三日不朝,以寄哀思。

由于武则天对狄仁杰的恩宠过甚,因此后世纷纷猜测他们之间的关系。狄仁杰去世后,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了一封密信,信的内容,便揭露了他们之间的关系。这封信写着武则天的批文:朝堂之事,与卿推心!

纵使君临天下,武则天以一女子的身份执掌国家大事,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当时许多官员心中,对武则天很难做到真正的臣服。狄仁杰却是一心为公,忠直廉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武则天治理好这个国家。最为难得的事,狄仁杰善于因势利导,用非常温和易接受的方法,引导武则天做出正确的决策。

在执政晚年,武则天在继承人的问题上犹豫不决,她不知道是应该将皇位传给侄子武三思,还是归还给李氏。狄仁杰是比较倾向于后者,不过他劝诫武则天立李显为太子时,武则天非常气愤,狄仁杰见无法直接说服武则天,只能从侧面进行劝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日,武则天梦见自己下棋,却总是输,因此他便找狄仁杰解梦。狄仁杰说:下棋老是输,就是因为没有子了,此梦是上天在告诉陛下,太子才是陛下的根本,根本不可妄动。

古代封建迷信的思想比较严重,经过狄仁杰这么一说,武则天有几分意动,紧接着,狄仁杰又晓之以理,说:太祖太宗打天下不易,先帝将天下托付给陛下,陛下怎么能够把天下转交给外姓呢,何况,陛下有见过侄子当了皇帝,将姑姑配享于太庙的吗?如果是自己的儿子,那么肯定会为母亲配享太庙的。

最终,武则天听从了狄仁杰的建议,将李显秘密接到洛阳。

诸如此类的事情,狄仁杰做过很多,狄仁杰得到了武则天充分的信任,但是他没有利用这份信任肆意专权,而是努力延续贞观之治的政治策略,维持国家的安定发展。并且,他屡屡冒着开罪武则天的风险,劝诫她一些缺点和错误。

也正是狄仁杰这种无私的精神,让武则天对他无比倚重及敬重,每次心中有疑惑和犹豫之时,武则天都会对狄仁杰讲述,而狄仁杰则会给出最适当的意见。所以,武则天才会说出“与卿推心”的话来。

从上文列举的一些事以及那封密信的批文来看,狄仁杰对于武则天,不仅是良臣,更是一个益友。狄仁杰去世后,武则天痛哭道“朝堂空矣!”之后每遇到拿不定主意的事情,武则天总是叹息狄仁杰走的太早。狄仁杰可以称得上是一代名相,唐朝能够迎来开元盛世,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武则天纵然有一些污点令人诟病,但这份君臣相知的友谊,却令后世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