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民党军高级将领中,黄百韬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人。

很多人用“孤臣”来形容这位悍将,的确,放眼国民党军的高级将领,哪一个不是背后派系丛生,背靠大树好乘凉?可是,黄百韬却做到了四无:无派,无系,无根基,无靠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一开始黄百韬也是有靠山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混世魔王”张宗昌,张宗昌这个人虽然不靠谱,但实力还是有的,所以黄百韬一开始也很吃香。

但是,随着张宗昌被蒋介石打败,黄百韬也不得不投奔到了老蒋的帐下。

如果黄百韬能机灵一点,多向老蒋表表忠心,还是能得到老蒋重用的,但是黄百韬这个人秉性耿直,不会拍马屁,就变得不尴不尬了。

黄百韬也知道自己的处境,要想在派系林立的国民党军中立足,又不想拍马屁,那就只能靠自己的战功,用战功来博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国民党军已经是腐败不堪,从高级将领到普通士兵,几乎都没有信仰,各种贪污腐败,阳奉阴违,混乱不堪,战斗力非常低下。

黄百韬在上任第25军军长后,就开始了大力改革,整顿军纪,很快,这支杂牌部队就在黄百韬的训练下,成为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非常强悍的部队。

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军进行改编,第25军也改编成第25师,黄百韬继续担任师长,开始与我军作战,他的主要对手,就是粟裕。

两人的第一次交锋,是在邵伯保卫战,这也是粟裕指挥的苏中七战七捷的第六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次战斗中,黄百韬不负“悍将”之名,多次亲临前线指挥作战,比起那些远居幕后的国军将领,黄百韬算得上是很难得了。不过,他终究还不是粟裕的对手,留下两千余尸体后,灰溜溜地撤退了。

这次战斗,黄百韬虽然败了,但也足够骄傲了,因为在粟裕的苏中七战七捷中,这一战是取得的战果最小的一次。战后,国民党军还吹嘘说:“黄师长是粟裕的冤家对头,战场克星!”

当然,这只是国民党军的吹牛而已,没有人能成为粟裕的“克星”,甚至没有人能在粟裕的手下逃走两次!而黄百韬,跟粟裕也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

1947年5月13日,孟良崮战役打响,张灵甫率领整编74师自绝后路,登上了孟良崮,妄图以自己为诱饵,吸引华野包围,再由外围的国民党军实行反包围,以期内外夹击,毕其功于一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粟裕怎么能让你的诡计得逞?一手攻坚,一手打援,两手都很硬,让张灵甫徒叹奈何。

在关键时刻,张灵甫向附近的第25师和83师发出求救,第83师师长李天霞跟张灵甫有仇,故意拖延不前,但第25师师长黄百韬还是很拼命的,跟叶飞的华野一纵打得难分难解,要不是华野四纵赶来增援,说不定黄百韬还真的就突破进去了!

后来,连粟裕都对他有所忌惮,说:“在敌我相等的兵力下,还堵不住他。”

张灵甫被我军击毙后,蒋介石非常愤怒,下令枪毙“见死不救”的李天霞,但对黄百韬,蒋介石却刮目相看,不但没有处罚他,还让他担任第七兵团司令,最多时下辖5个军,人数也多达12万人。

很快,就到了国共两军的大决战——淮海战役,黄百韬也跟粟裕迎来了最后的对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淮海战役中,黄百韬的第七兵团实力非常强,是一根硬骨头,如果真打起来,确实不好啃,但是,国民党徐州剿总司令刘峙却“帮”了我军的大忙,没有把黄百韬顶在第一线,却让他一路撤退,尽显刘峙的“猪将”本色!

结果,黄百韬的第七兵团撤退到碾庄时,被我军包围,抵抗了14天后,最终被我军全歼,成为淮海战役中被全歼的第一个兵团。

本来,黄百韬被包围,刘峙应该派军去解围,但是,国民党军的派系斗争又一次暴露无遗,没有人肯去救,连黄百韬自己也觉得没有这个可能,曾对部下说:“我被围,希望别的兵团来救是不可能的。古人说:胜则举杯相庆,败则出死力相救。我们是办不到的。”还说:“国民党是斗不过共产党的,人家对上级指示奉行彻底,我们则阳奉阴违。”

1948年11月22日,黄百韬见大势已去,就在一张总统府出入证的背面,写下一句话——“黄百韬尽忠报国”,然后开枪自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对黄百韬的死也非常重视,追晋他为陆军上将,并派人将他的遗体运到南京,安葬于南京太平门外曹古山,蒋介石还亲自为他题词——“大仁大义”。

一个杂牌军的将领能得到如此高的待遇,黄百韬也算是非常不容易了。

但是,也正因为他是杂牌军,注定了他在国民党军中是没有好下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