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我国经历过非常多的朝代,无论是在哪一个朝代,皇帝都非常喜欢清廉的官员,这样的官员才会真心实意地对待老百姓。但其实,我国历史上出现过非常多的贪官污吏,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清朝的和珅。在所有的皇帝中,还是要属朱元璋最讨厌贪官污吏。在朱元璋眼里,这些贪官污吏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元璋家境清贫,在他小时候,他的很多家人都死在这些贪官污吏手中,所以朱元璋深恶痛绝这些贪官污吏。而在正式登基之后,明太祖就开始整顿官场,打击各种贿赂风气,而且朱元璋的标准是非常的严格,比如一个官员贪污六十两银子的话,那就会被处死。因此,只要有人敢犯禁,那这个人的结局肯定会非常悲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代人非常封建迷信,在朱元璋统治的某一年,王朝内出现了异象。朱元璋心生畏惧,便召集了大部分官员到朝廷商讨这一件事情。在此次讨论中,有一个名叫曾秉正的官员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因为他就异象这件事表露了许多的观点。

大部分人都会把天灾或者是异象看作是不好的预兆,他们会认为这都是由皇帝造成的。但曾秉正却并不这样,他不仅没有把这件事情归咎到朱元璋身上,反而认为这件事是由兵乱造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元璋听了曾秉正的话之后,认为他分析得非常有道理。曾秉正不仅让朱元璋摆脱了“责任”,反而还提出战争与生产力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朱元璋还可以通过这样的说法将兵权全部揽到自己身上,从而来稳固江山的统治。

此外,曾秉正是一名清官,而且他在当地非常出名,因为,朱元璋非常看重曾秉正。通过这件事情之后,朱元璋直接将曾秉正升为三品官,在此之后,曾秉正在官场上混得如鱼得水,而他也成为了其他官员学习的典范。

曾秉正虽然非常清廉,但他却是一个非常直接的人。很多皇帝身边都有谏官,而曾秉正也充当了这个角色,但是朱元璋出身于草根,所以他自然是无法容忍别人的批评。在进谏的时候,曾秉正把握不好说话的尺度,以至于在最后,朱元璋便罢了曾秉正的官职,让他自己回家安心养老。

在朱元璋时期,官员的俸禄非常低,很多官员都表示无法只靠着俸禄来养活全家人。然而,这些官员又不敢受贿 ,毕竟在那个时候,只收六十两银子就能够被处死。因此,明朝的很多官员都会依附一些“副业”来赚钱,比如卖字画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使朱元璋非常看重曾秉政,但在辞官之后,曾秉正的经济情况非常糟糕,可谓是家徒四壁。很多人都难以相信这件事,因为三品官已经算是高职位,所以大家认为三品官的待遇肯定也不错。

而曾秉正确实非常穷,在被朱元璋罢官之后,曾秉正都拿不出回家的路费。在万般无奈之下,曾秉正最后将自己的小女儿卖给了别人,以此来换回了一些路费。

朱元璋很快就得知了此事,朱元璋不仅没有因此而可怜曾秉正,反而他还感到非常愤怒,因为曾秉正为了自己的路费,将自己的小女儿给卖了。因此,朱元璋非常生气,他命人将曾秉正给召回来,并派人对曾秉正施用腐刑。所谓的腐刑,也就是阉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秉正曾因为自己对异象的观点而深得朱元璋的喜欢,虽然他的用词冠冕堂皇,但他在处处维护朱元璋的地位和利益。可以说,曾秉正的观点完全捍卫了朱元璋的地位和权力。因此,朱元璋才会越来越重视曾秉正。

但在后来,曾秉正仗着有朱元璋的喜爱,所以他一直挑战着朱元璋的底线。也因此,朱元璋最后忍无可忍,所以他便让曾秉正辞官养老。由此可以看出,朱元璋其实是知道曾秉正的缺点,否则他是不会果断地做出这个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而在辞官之后,曾秉正身无分文。但他并不没有依靠自己的劳动力去还钱,反而是将自己的女儿给卖了。曾秉正的这种做法其实是让朱元璋知道罢官是错误的选择,他是带着负面情绪做这件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