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发展格局是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看,新发展格局把握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指明了经济发展的方向,同时将引领社会意识的发展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必将促进我国人民共享发展红利、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历史唯物主义;新发展格局;对外工作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从事党的对外工作要在继承和发扬党的对外工作优良传统的同时,坚持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加强思想武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看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必然性

从国内角度看,新发展格局是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由之路。一方面,构建新发展格局准确把握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人类社会自原始社会发萌,至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将始终保持螺旋上升、前进的趋势,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不断改革创新是战胜这些曲折的根本手段。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需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对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准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以改革创新应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战略抉择。

另一方面,新发展格局衔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新发展阶段一头承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头接续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必然的过渡阶段。而新发展格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塑造新发展优势,承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成果,接续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光明前景,具有历史必然性。

从国际角度看,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把握国际体系与格局发展规律,主动塑造外部环境的战略部署。一方面,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握了国际体系与格局的发展趋势。当今世界各国的联系不断加深,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国际社会面临的困难只有依靠各方合作才能解决。然而少数国家“合则用之,不合则弃”的国际规则观不断挑战全球化的理念、规则与方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发展格局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以自身发展给世界创造更多机遇,维护了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引导了国际体系与格局的发展趋势。

另一方面,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握了国际体系与格局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英国凭借工业革命维系了近两个世纪的所谓“不列颠治下的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依靠其急剧膨胀的生产力确立了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可见,“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推动了国际体系和格局的发展变化。当前,在国际循环动力疲弱背景下,只有坚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才能解放和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进而在维护、塑造以及引领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主动塑造和延长重要战略机遇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看新发展格局锚定的前进方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角度,为新发展格局标定了前进方向。

从社会存在角度看,新发展格局把握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指明了经济发展的方向。改革开放初期,党中央依据国际形势与我国基本国情,抓住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机遇,深度融入世界产业链供应链,较快地提高了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与此同时,党中央敏锐认识到“两头在外”经济发展模式的潜在风险,逐步提出“三去一降一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通过扩内需、促发展实现了我国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这些战略部署都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的,遵循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规律。构建新发展格局也是以我国当前的社会存在为基础,以新发展阶段的特点为依据作出的战略部署,体现了党中央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基本规律的准确把握。

从社会意识角度看,新发展格局引领了社会意识发展方向。新发展格局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分析“主体”与“促进”相互关系提出的一种发展方向,是对社会存在的高度概括,是对社会意识的引领,是全局性战略安排。

这一战略安排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先进性。一是目标明确。新发展格局将国内大循环摆在首要位置,把需求与供给统筹考虑,通过提高人民收入来提升国内消费能力,通过提升供给侧质量来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通过二者的共同作用做大分好“蛋糕”。二是设计科学。我国正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具潜力的市场。新发展格局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统筹考虑,准确把握了两个市场融合发展的前景,把握了当前矛盾的关节和今后矛盾发生转化的必然性,体现了科学性。三是方法得当。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看,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把握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具体路径看,新发展格局秉持全面深化改革思想,以改革畅通国内大循环堵点,实现生产力长足发展和以国际贸易体系为代表的国际生产关系的进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坚持人民立场的观点展望新发展格局的胜利前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我国人民共享发展红利。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提出一个创新经济理念,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更要考虑政治影响。新发展格局多措并举做大“蛋糕”,通盘考虑分好“蛋糕”,最终实现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既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又践行了我们党一贯的群众路线,将成为新发展格局强大生命力的源泉。

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全世界人民带来美好明天。一方面,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各国外部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新发展格局“以内促外”“内外结合”的发展路径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启示与借鉴,通过深化自身实践探索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另一方面,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各家自扫门前雪”的做法,而是在强大国内大市场的同时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国内大循环带动世界经济走出低谷,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如“一带一路”般的公共产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尽的贡献。

大道不孤,天下一家。新发展格局是我们党秉持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真理,在深入思考“世界怎么了”之后,对“我们怎么办”作出的有力回答,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和实践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

[2]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J].求是,2020(24).

编辑|吕重江 审校|陈昂

监制|张桃英 来源|《旗帜》2021年第五期,来稿单位中央对外联络部青年读书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