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灵醒,这个种西瓜的技术好,我们都要学!”5月23日,在常德市安乡县下渔口镇六角尾村的400亩西瓜大棚里,看着已结出一个个大小一致、表皮光滑的小西瓜,前来观摩学习的18名安乡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兴奋不已,求知若渴地向基地聘请的云南西瓜种植专家提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名负责人观摩学习现场

这18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由13家专业合作社和5家家庭农场构成,全是安乡县湘珊瑚联合社的成员。该联合社现有大棚西瓜种植面积1200亩,均采取轮作的形式,上半年种西瓜,下半年种辣椒和莴笋。西瓜选品为麒麟瓜久甜2号、8424、美都等,一般种两茬,头茬上市在农历五月初五左右,二茬在农历七月底全部卖完,两茬合计亩产量9000斤左右。

“这样的形式我们种了5年多了,规模有了,但产量一直没上去。”联合社理事长陈利文说出了大家的“无奈”。今年年初,联合社的成员薪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梁晓刚听闻“云南西瓜”种植技术好,产量高、口感好,他随后联系到了云南的西瓜种植专家,并成功邀请他们前来指导教学。陈利文说,两位专家全程为西瓜基地服务,年服务费用在10万元以上,只要是能提高产值,带来效益,他们愿意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小一致,表皮光滑的小西瓜

“云南西瓜”种植方法好在哪里?陈利文介绍道,主要是在留瓜的节位上“下功夫”,把节位控制在18个以内,每一个节位精心照料,营养充足,种出来的西瓜大小一致,口感好,最重要的是可以把每一个西瓜重量控制在12—15斤内。以往他们种出来的西瓜每个都有20—30斤,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这样一来每斤价格至少可提高0.1元。在新技术的指导下,一茬西瓜亩产就可达到10000斤,因此把生产期从两茬改为一茬,可以提早改种辣椒,抢占先机。

“这个技术还可以节约人力,以前我们没有控制节位,要多1/3的人力在处理‘闲枝‘上。”陈利文给我们算了一笔账,按去年每斤一元的西瓜市场价算,新的技术可以每亩为他们增收2000元,节约人工开支800元。

来源:常德日报作者:杨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