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是家长的天性,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与同龄孩子相比,能更加优秀,可是随着国家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课程内容越来越难,尤其是数学课,简直是学生们的噩梦。
面对数学题目,别说是学生,就连家长也感觉苦不堪言,尤其是一些题目中还会设置陷阱,更让家长与学生都两眼发直,不知如何下手。
3600÷9=400被打叉,“我女儿哪里做错了”?
橙子的女儿在上小学四年级,成绩处班里中游水平,数学成绩尤为不理想,这让她总是很头疼,这天放学回家,橙子敏锐地发现女儿情绪很低落。
橙子连忙问女儿发生了什么事,只见她将一张数学试卷掏了出来,原来今天班里进行了数学小测,女儿分数不高,导致心情郁闷,橙子接过卷子,边安慰女儿,边检查这些错题,这时,一道选择题进入了她的视线。
题目是这样的,9把小提琴共花了3600元,问1把小提琴的合理售价是多少?四个选项中,女儿选择了400元/把,橙子左看看,右看看,都没看出什么问题来,她的心里闪过一丝愤怒,这老师批卷子也太不认真了吧。
第二天,她来到女儿所在的学校,质问老师,“我女儿哪里做错了?您批错了吧,孩子会的题本来就不多,您还这样乱批改!”话说得有些重。
好在老师没有生气,她弄清楚原委后笑了,认真地向橙子解释,“这道题属于一道拔高题,很多小朋友都做错了,您再仔细看看题目,上面问的是合理售价,不是进价。”
“如果您是商家,您会把商品按照进价原封不动地卖出去吗?那商家又靠什么赚钱呢?”听完老师说的话,橙子瞬间意识到是自己的错,想到刚才对老师的态度不好,赶紧连声道歉,带着孩子出去了。
学生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数学成绩?
扎实并巩固基础,不要在简单的题上丢分
学生处于幼龄阶段时,学校传授的知识不会很难,大部分是比较基础的内容,像是数数、单位填写等,这些题目上课时紧跟老师的脚步,认真听课,基本都不会出错,在学习基础阶段,一定要稳扎稳打,否则会对今后漫长的学习之路不利。
锻炼逻辑思维,做应用题会更轻松
不同科目对应不同的能力,想要学好数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要求比较高,一些学生的基础计算题做得很好,但到了应用题时就会比较吃力,这就表明学生在逻辑思维方面有所欠缺。
低龄阶段的学生,培养逻辑思维比较快速的方式就是读故事书,将书中的内容以自己的方式复述出来,复述越简单清晰,证明学生的逻辑思维越好,在做应用题时就会更加有条理,不会读不懂题。
低龄学生不会明白,一纸试卷分数的意义在哪里,但在应试教育的作用下,家长对于试卷上分数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他们会认为成绩就是孩子是否优秀的指标,这种情绪传递给学生,就会“考得好全家欢喜,考得不好全家气压低”。
家长过分在意学生成绩,会给其带来怎样的影响?
学生精神压力重,产生逆反心理
过分关注学习成绩,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学生日常的课业任务和学习压力其实是很大的,在此基础上,家长再对学生成绩有过分的要求,会导致学生心理负担很沉重。
小学生因考试成绩不好,怕爸妈斥责离家出走的案例屡见不鲜,而一次考得不好就离家出走,只能证明这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且过于追捧分数,也会让比较早熟的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更排斥学习,导致恶性循环。
性格方面更怯懦,会缺乏自信心
“不在压力中爆发,就在压力中灭亡”,在学习阶段,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会更容易养成自卑懦弱的性格,无论老师还是家长,总会将成绩放到一起去比较,无论当时学生表现是如何,心里都会埋下“不如其他人”的种子,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变得越来越自卑。
家长不应过分在乎学生学习成绩,这也是国家开始提倡素质教育,并在中小阶段不断提升“体音美”课程地位的原因,成绩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闪光点,用心培养,用爱浇灌,这才是每位家长和老师该做的事。
今日话题:在考试中,你见过哪些奇葩的问题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