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6年的拼多多年活跃买家数达到7.884亿,首次超越阿里成为中国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但拼多多的缔造者、持有股份29.4%、身价3000多亿的黄峥,好像并不打算沉浸在这场狂欢中。商场战绩登顶之际,黄峥选择下山。

关于黄峥的决定,外界做了各种解读。有人说是形势所迫,毕竟三大电商巨头掌门人中,前辈马云和刘强东都退了;有人认为他身上本来就有着商人里少有的佛性,做这样的决定是遵从本心没什么好意外的;也有人揣测他在效仿“人生导师”段永平,后者正是在40岁时辞职,带上妻儿赴美国过起了清闲生活。

究竟,连环创业成功、商场一直得意的企业家黄峥,怎么就突然变成科学家黄峥了呢?我们也许可以从他过去40多年的人生故事里找到些许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学生黄峥

1980年,黄峥出生于杭州郊区一个普通家庭,爸妈都只有初中文化,在工厂当普通工人。他的小学,也是在杭州市郊一所很普通的学校度过。

12岁那年是黄峥人生中的第一个重要转折点。12岁的黄峥“非常狗屎运”地考进了杭州外国语学校。他是因为一次奥数获奖被老师推荐去考的,考前几乎没有复习、准备。这所中学非常特别,有外教,有国外的中学生来学校交流,中国学生也有出国home stay(寄宿)学习的机会,这在90年代非常难得。杭州外国语学校还是当时浙江省唯一在小学升初中时就可以全省自主招生的学校,每年保送大学的学生比例高达80%以上。“所以进了这个中学,也就几乎等于进了大学。”当黄峥当时并不想去,因为名字听上去像是一所完全学外语的学校,而比起外语他对数理化更感兴趣。但黄峥是他们小学前后9年里唯一一位考上这所学校的学生,在校长苦口婆心相劝下他还是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峥在杭外度过了比同龄学生更自由、更开阔的6年初高中生活。杭外毕业后,他被保送到浙江大学,并且进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浙大混合班。混合班是浙大竺可桢学院的前身,是高校精英教育的一个试验。这个班里的学生可以享受到浙大其他系里大学生享受不到的“优厚”待遇,比如前两年不分系统一学理工科基础课程,两年结束后若没有被淘汰就可以选导师、进实验室。大三时,黄峥选择了计算机专业,进入到时任浙大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主持的实验室,学习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2002年,黄峥从浙大考入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攻读计算机专业的硕士学位。

回忆起中学和大学时光,黄峥认为自己总体上是幸运而充实的,唯一的遗憾是“目标导向太明确,在追求第一上,在努力做一个好学生上,浪费了过多的时间,损失了很多‘逆反、捣蛋、纯粹享受青春’的时光”,走上社会多年后他觉得“60分万岁”是个好哲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企业家黄峥

大学期间,黄峥曾在顶级期刊上联合发表了多篇关于Data Mining的论文,那时候互联网刚刚兴起,他也时常到一些技术论坛发表心得,在圈内积攒了一定的知名度。他在MSN上收到网易创世人丁磊主动加好友的邀请,对方想找他探讨一个技术问题。就这样,黄峥认识了丁磊,后者又把他介绍给商界传奇人物、小霸王创办者段永平。段永平2006年用62万美元拍得巴菲特午餐时还带上了黄峥。这些对他之后的创业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

快毕业那会儿,黄峥进入微软实习,黄峥曾在微软北京研究院和微软美国雷德蒙研究院他都曾呆过。但实习结束的他选择进入谷歌工作。要知道,那是2004年,彼时的微软已是成立29年的成熟企业,谷歌还是一家刚创办5年的小公司。黄峥本可以留在微软却弃而投入谷歌,这让很多人不解。他解释,是导师段永平的建议,对方告诉他:“Google看起来是一家挺牛的公司,值得去看看。对你想要未来创业也是有好处的。去的话至少呆三年,因为一两年是没法真正进入重要的岗位真正了解这个公司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峥在谷歌任职产品经理,后来谷歌进入中国,他成为第一批回国的员工并参与了谷歌中国初步的筹建。黄峥也真的在谷歌呆满3年就离开了,而谷歌上市也让他的期权得以兑现,他由此实现了财务自由。在谷歌的工作经历让黄峥得到了丰厚的财富回报,还学习到了初创公司的组建和运转模式。

2007年从谷歌辞职出来后,黄峥先后到苏宁、国美的卖场做柜台销售,当然做这份工作的意图不在于做销售,而在于搞清楚这门生意的核心,为后续的创业铺路。把手机的销售逻辑弄懂后,黄峥创办了一家销售电子产品的电商公司欧酷网。师傅段永平大力支持,把步步高给他卖。仅用了三年时间,欧酷成为手机和电子教育品类排名前三的电商网站。但黄峥好像并不太满意,于2010年把欧酷网卖给了兰亭集势。在这之前的2009年4月,黄峥公司旧部抽调部分员工火速创办了做电商代运营服务的乐其电商。乐其电商电商发展了欧酷、步步高、OPPO等大客户,仅半年时间就壮大成当时淘宝系统最大的分销商。但2013年黄峥又切入了游戏赛道,成立游戏公司“寻梦”,“寻梦”发展得并不差,但可能是觉得游戏终归是不务正业的行业,经营期间黄峥也一直在寻找新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创办拼多多是黄峥在偶然间灵感迸发的结果。在经营游戏业务时,黄峥有段时间耳鸣得厉害,到医院一检查确诊为中耳炎,且症状已经比较严重需要休养一段时间。也是在家养病的时候,黄峥开始思索:接下来应该做什么会比较有意义呢?那时他没事可干,只好玩手机,他发现人们花在移动社交APP的时间很长,心想那是否可通过它促成交易呢。所以2015年黄峥回到公司后很快启动了一个新项目——拼好货,利用微信的社交关系做水果拼团。4月10日,APP上线。社群团购的威力迅速爆发,几个月后拼好货的活跃用户数突破千万。黄峥认为,拼好货的成功证明社交团购这一模式是可以走通的,但如果只做水果,市场体量不够大。于是,2015年9月,拼好货的扩充版,综合性新型社交电商平台拼多多上线了。一年后,拼好货与拼多多宣布合并。

拼多多冲破了淘宝创下的9.9元包邮的限额,平台上甚至有2.9元、1.9元包邮的商品。不过关于对拼多多是消费降级的代表黄峥并不同意,表示“不喜欢消费降级这个词”,“只有在北京五环内的人才会说下沉人群”。他认为拼多多吸引的是追求高性价比的人群,“他会买一个爱马仕包,也会用9.9元买一箱芒果”,他把这种“实惠”为导向的消费观视作“普世的需求”。超低价和社交团购让拼多多发展迅猛。仅上线一年就日订单超过百万,月GMV超过10亿。2018年7月26日,拼多多在美国纳斯达克敲钟上市,缔造了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最迅速的创富神话。最新的消息是,拼多多年活跃买家数增至7.884亿,成为中国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学家黄峥

成为科学家,并非心血来潮,这个理想黄峥自小就有,而后又在他的人生经历中一步步被强化。

早年考进杭外的时候,黄峥不想上的主要原因就是他想学理工科类的学科。在杭外6年,他接受更西化的教育,形成了和其他人不太一样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浙大上学时,黄峥又被分在混合班。期间他还被选入参加国际交流项目——梅尔顿基金会,接触到各国不同的文化。梅尔顿基金会由POS机的领导者Verifone的创始人在90年代初创立。据悉,创始人当年看到柏林墙倒塌后,认为这个世界即将发生大变化,他创办基金会的目的是从全世界有代表性的新兴国家挑选出一些年轻学生,让他们互相交流,共同成长,未来一起为世界带来一些正面的改变。黄峥后来回忆:“这个基金会,在整个社会上影响不大,但是对我以及和我一起的那些fellow们影响是很大的。它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世界上不同的人种、不同的文化是如此的不同。”研究生毕业,黄峥加入谷歌,谷歌持有的开放自由、创新颠覆、改变世界等价值观再次深化了这种影响。连黄峥自己都说:“Google给予我的,远比我给Google做的贡献要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说黄峥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那么初高中、大学以及后来的工作经历让他树立了一种难能可贵的人生理念,就是要遵从本心,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做有价值的能够改变世界的事。既然内心深处埋下了成为科学家的种子,那么即使当下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他也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自己创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2018年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黄峥就表示希望未来能转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研人员,“非营利性的全心全意的科研工作对人类的贡献会更大”。他视百元美钞上印的本杰明·富兰克林为偶像,后者40岁以后便不再参与商业活动,而是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后来发明了避雷针。黄峥在3月17日的股东信中说,“想去做一些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为“摸一摸10年后路上的石头”,“成不了科学家,但也许有机会成为未来(伟大)的科学家的助理,那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儿。”

诚然,拼多多重点押注农业,黄峥研究食品及生命科学有为其探路的意思。但本质上也许是,创业做公司只是黄峥碰巧做的一件创造价值的事情,科学研究才是他向往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