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有一个热搜,主题是“清华教授称躺平极不负责”!刚看了一下,阅读大概上亿,转发总数几百万了。

该教授很出名,清华教育研究的院长李锋亮。

躺平”这词最近确实火,百科上是这么解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躺平,网络用语,指无论对方做出什么反应,你内心都毫无波澜,对此不会有任何反应或者反抗,表示顺从心理。引申含义:指无论对方做出什么反应,你内心都毫无波澜,对此不会有任何反应或者反抗,表示顺从心理。

当所有人都在热刷“躺平”时,笔者反而提不起什么兴趣。因为从理论到践行,“躺平”都没有丝毫的新鲜,在“躺平”还未问世之前,多年前就已经有人开始在躺平了!

原文导读:

2014年,天涯论坛一位网友发帖表示:“一线城市(上海)夫妻2人,2014年全年只花2万元,我做到了”,简直把大家都惊到了好吗!上海!两个人!2014年!2万元!……

一线城市(上海)夫妻2人,俺43岁,我的夫人39岁。2014年全年只花2万元,我做到了。本人家庭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

自己的房,无贷无车,2个人一年2万,过得很幸福。我们两都不上班,无孩。所以全年不用买穿的,也没有额外花销,出门旅游不算(我们用2年时间游了全国,现在基本不出去旅游。)。因为我算过,如果上班要买新的穿,还有交通(上班来不及有时要叫车),外食,同事之间吃饭等等,一年也存不了钱,还不如不上班,什么花销也没有。

2个人全年开支:

1.每个星期吃饭250(全部自己在家里烧)不去超市买菜,都去菜场,一个月1000

2.水果牛奶零食不吃,只喝茶,一个月茶叶50元,夏天西瓜吃的,也就一个月就算300

3.水电气网有线电视340,物业费40(95的,在闵行外环里面),手机20(两个人用一部),交通50(不上班没什么交通费的),平时两人骑自行车

4.女性护肤品化妆品都不用,因为不上班不用化妆

5.健身就在马路上跑跑步

6.有时头疼脑热买点药200

7.一月一次每人120左右的自助餐

以上一共为19580元。父母知道我们不上班不用送礼品。我们也不问父母拿一分钱,靠之前上班的积蓄过日子。

补充一下:我们俩的学历是大专(全日制的),是90年代初的大专,虽不高,是凭真工夫的。那时不像现在那样腐败,可以买学历,可以花钱上大学。

三套房市值500万,现金150万,股市50万(在股市不等于买了股票),其中10万买了股票。本人认为:节衣缩食身体好。我一个上海本地人,不可能穷到那里的,也不会很富有。

以下是楼主回复一些留言的话,怎么办,竟觉得楼主说得好有道理无法反驳。笔者搬运这篇文章过来,私以为,当时可能不理解这样的行为,但如今看来,似乎有那么一些道理,这种生活方式怎么样,笔者也想听听大家的看法和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