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三国杀中饱受争议的武将,大家心里肯定会立刻浮现出几个人名:祢衡、刘焉、徐荣、郑玄等等。这些武将之所以饱受争议,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他们过于强势,严重损害了游戏平衡。祢衡就不多说了,三国杀的基础规则约束着三百多位武将,偏偏就约束不了他,无视距离无视次数。逾越规则也就算了,你逾越规则反而还可以多摸牌,搁谁谁受得了?

二则是因为技能过于无厘头。前不久新出的郑玄,作为我国文化史上讲经注疏的伟人,在游戏里的技能居然是水果忍者,小编觉得这个技能不仅不尊重历史人物,也不尊重玩家。

不过如果说到三国杀中最受诟病的武将扩展包,我想一将成名2015应该是所有玩家公认的。也正是在这一扩展包之后,一将成名计划正式停止,三国杀官方转而开启了原创之魂计划。

一将成名计划可以说是三国杀发展十余年来最不容忽视的。正是通过这一计划,玩家才能与官方联合,这极大地增加了三国杀的忠实用户。大家可以想想,除了三国杀,哪款游戏里会有如此多的玩家自制武将?

玩家自制是怎么一步一步把自己作没得?这要从第一批玩家自制——☆SP开始说起。这一批武将,采用的是技能玩家设计、原画官方绘制的套路。玩家们津津乐道的流氓云、离魂婵都是出自玩家之手。

玩家自制的巅峰则是在一将成名的前两年。这两年推出的武将,从法正到钟会,总体来说在强度上没有过于强势的,也没有过于拉跨的。并且技能结算都比较简单,可以看出此时无论是玩家还是官方,设计武将的思路还是很清晰的。

而到了中间的两年,也就是从曹冲到朱桓,玩家们就有些滥竽充数的感觉了。一是武将设计过于复杂,李儒、伏皇后、曹冲等人因为结算问题屡次改版;二是强度很不平衡,虽然是同一个包里的武将,但沮授对朱桓就是降维打击。

而到了最后的一将成名2015,前面的所有问题,不仅没有改正,反而还愈发严重。

一方面技能变得更复杂。孙休的兴学,意在与队友互相传递关键牌并且控顶,而在读不懂技能的手中硬是被用成了小制衡;郭图逢纪的饰非涉及到一个“手牌最多”的问题,也令有些玩家摸不到头脑,总的来说对萌新不友好。

另一方面弱将越来越多。在这里小编点名批评朱治和全琮,两个人可以说是天生的天牢将。朱治在改后尚且能在2V2崭露头角,全琮则始终都很废,这无疑是技能设计者的问题。

也正因为以上原因,官方也发现一将成名计划已经是覆巢危卵,果断放弃了。希望官方可以带来更好的设计吧。#三国杀移动版#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酷奇谈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