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希望孩子一生康乐顺遂、幸福美满。
但很多时候,也避免不了自私功利之爱,我们希望孩子在学业中出类拔萃,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听话、省心,但是又内心强大有主见,将来能在事业中做出一番成就,这样,自己也能脸上有光。
于是,很多父母都在努力地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希望能达成自己的愿望。
遗憾的是,有的父母在这个过程有些不知分寸、不懂尺度,用力过猛导致适得其反,拖了孩子后腿。
以下4种过度行为,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1、强行灌输
6岁的甜甜,看到池塘里的荷花,开心地大声喊:“爸爸妈妈,快来看呀,满塘的荷花,太漂亮了!”
没想到,甜甜的爸爸妈妈走到她身边,却轮番开启了强行灌输模式,“你知道荷花的英语怎么说吗?”“历史上有很多描写荷花的诗句,比如杨万里的《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他还写了一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比如……”
甜甜瞬间丧失了欣赏荷花的兴趣,一声不吭地转身离开了,她的爸爸妈妈还在一个劲地抱怨孩子不好学。
注意:孩子有时候只是单纯地想要和家人分享见闻,父母却随时抓住时机给孩子传授知识,这样强行灌输,甚至随时提问,容易导致孩子陷入紧张,甚至扼杀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产生厌学心理。
2、重复唠叨
城城妈妈总是不分场合地说个不停,“跟你说了多少遍了,见到同学的家长,要打招呼,早上到了幼儿园,要跟老师说‘早上好’,放学时要跟老师说‘再见’,你总是像个闷嘴葫芦一样,谁会喜欢你?”“跟你说了,不要把衣服搞那么脏,在外面玩得一身灰,在家里吃饭又弄到身上,你这样弄得妈妈洗衣服很辛苦的。”
面对妈妈的唠叨,城城总是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接着又会迎来妈妈新一轮的唠叨,“我说的时候,你又不听,然后又做不好,你怎么这么不乖。”
注意:孩子犯错时,本来就心中愧疚甚至惶恐,家长还不停地唠叨指责,很容易引发两种不良后果,一种是孩子会无视,把家长的话当成耳边风;另外一种是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对于家长明令禁止的,他们偏要做。
3、过度管控
有些家长,似乎总有操不完的心,一会儿让孩子喝点水、吃点东西,一会儿招呼孩子慢点跑,一会儿招呼孩子不要和小伙伴吵架打架。
这样的家长,还会互相称赞对方懂得管教和照顾孩子。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那些懂得放手的家长,反而被这一群人批评为不懂得照顾孩子。
注意:孩子本该轻松自由的玩耍时间,家长却在旁边指手画脚,看似能避免孩子犯错和受到伤害,但却导致他们束手束脚、无法畅玩,甚至感觉到自己不被尊重;而且,还剥夺了孩子自由观察和感知世界的机会,阻碍孩子的独立性发展。
4、过度包办
老师布置的手工作业,本来鼓励孩子多动手,家长辅助配合就行,有的家长嫌弃孩子做得不好,干脆揽过来自己代劳。
关于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只要家长能帮忙包办的,绝不让孩子自己动手,生活上保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孩子只要好好学习就行。
注意:家长事事包办,当下可以取悦孩子,促进亲子关系,但是却剥夺了孩子学习和发展的机会;还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遇到困难就向家长求助,无法独立解决问题;同时,也会导致孩子缺失责任感。
星星之家育儿记:父母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要掌握度,凡事过犹不及,适当地放手,时常注意补充自己的养育力和沟通力,对孩子进行科学地引导,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真正有出息的人。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