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潭是发展过程中的“聚宝盆”

实验区抓住风能资源优势禀赋

精准定位

不仅大力推进平潭风力发电陆海并进

促成一批风电项目落地

还培育壮大风能产业链

积极推广风运动产业

融合风元素观光旅游

探索走出

一条风电旅游开发融合发展之路

化风为宝

TITL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自平潭融媒体)

风是平潭的特色

也是平潭的资源优势

上世纪五十年代

为了抵御风沙,平潭开始大力种植木麻黄,岚岛大地上相继出现了君山林场、竹屿口防护林带、长江澳林场;

上世纪七十年代

平潭建立起风力发电实验站,开启“化风为宝”的尝试;

上世纪九十年代

中国第一台风电试验风机在平潭落地,试水风能转化为电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自平潭融媒体)

相关部门数据统计显示,平潭多年平均风速在8.4米/秒以上,冬季以东北风为主导风向,夏季以南风和西南风为主。

实验区经济发展局发改处负责人郭子圣表示,平潭依据风能资源禀赋,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核心,指导风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由资源换资金的短期模式向资源换产业的长远方向转变,以风能资源为筹码,借助大型国企政治优势、资金雄厚、社会资源、产业龙头等优势,做出风电产业链大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自平潭融媒体)

目前,实验区己建成的陆地风电场有四处,分别是长江澳风电一期、长江澳风电二期、平潭青峰风电场、平潭青峰二期风电场,总装机容量21.88万千瓦。

以风兴业

TITL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自平潭融媒体)

傍晚时分,漫步长江澳风电场,可以欣赏夕阳西下风车转动的美景,这里成了众多摄影爱好者的取景拍摄地点。这片位于长江澳风力一期的发电机均由西班牙引进,开创了福建省风力发电商业化运行的历史。

陆上风电开发

成为岚岛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而海上风电项目的动工建设

更是让平潭向海而行

(图自平潭融媒体)

位于海坛岛北部、大练岛和小练岛东北侧海域,大练海上风电项目在此动工。

据业主单位介绍,在此海域上拟安装60台单机容量为4兆瓦的海上风电机组、设置一座220千伏陆上升压站,总装机容量240兆瓦,总投资约45.7亿元。截至2021年5月,已完成陆上升压站建设并投运,完成43台海上风机基础、22台风机安装,其中16台已并网。

(图自平潭融媒体)

“这也是平潭按照已规划的风电开发项目布局,因地制宜推动大练、长江澳海上风电、平潭外海和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照明工程分散式风电等项目。”郭子圣说,这三个海上风电项目的建设,不仅填补了平潭海上风电的空白,更是开启了平潭风力发电陆海并进的新局面。

不仅如此

平潭的风还“刮”来了不少海上运动

近几年

国际风筝冲浪节

国际帆船赛、全国风筝精英赛……

众多与“风”相关的大型赛事落户平潭

成为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一大助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自平潭融媒体)

2017年,实验区先后出台了与“风”有关的政策,如《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关于加快风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平潭综合实验区关于进一步完善“5+2”产业奖补优惠政策的通知》《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关于加快风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进一步细化风能产业配套政策,有效扶持风能企业发展。

迎风而上

TITL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自平潭融媒体)

随着海上风电项目的开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平潭也将充分利用各项优惠政策和比较优势,有选择性地发展风电配件制造,融入区域产业链构建,走区域配套发展路线。

郭子圣介绍,经过多年的探索,平潭在新能源研发项目实现了新突破。目前,通尼斯一期厂房已经建成,与50余家企业达成外协合作,其V型海上风电机组已获得国家专利40余项,10兆瓦级垂直轴海上风电机组已列入国家能源局第一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名单和国家开发银行的调研推动计划项目,目前已在青岛开展风机试验。

该机组为促进深远海浮式风电开发技术提供了有力支撑,下一步,实验区将支持通尼斯尽快投产运营。

(图自平潭融媒体)

在服务配套领域,以中船黄埔正力等为代表的风电运维企业瞄准东南沿海海上风电运维市场,致力于将平潭打造为区域海上风电运维基地;大唐承建的风博物馆将建成集观赏性、先进性、科学性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场馆,力争申请成为省级新能源教育和青少年科普示范基地。这些成绩都是因“风”而得。

(图自平潭融媒体)

“希望通过风电项目建设促进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实现二三产业联动发展。”郭子圣说,平潭还积极开发风电与旅游相融合的旅游产品,挖掘风文化资源,推广风运动,打造“海西风能之都”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自平潭融媒体)

乘势而上,平潭还将发展风电服务业,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科学合理利用资源,实现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推广风运动产业、融合风元素观光旅游,积极探索走出一条风电旅游开发融合发展之路。

来源:平潭综合实验区融媒体中心

文字:何? ?燕

图片:念望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