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秦朝的商鞅,大家都不会陌生,就会想起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我们在历史课本上也学过商鞅变法的故事。那时候的商鞅辅佐秦孝公,深得深得秦孝公的信任,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同时也为秦朝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为什么在秦惠王即位后,商鞅为什么会落得一个五马分尸得下场?
商鞅姓姬,公孙氏,名鞅,是卫国人,也就如今的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是法家的杰出代表人物,同时也是卫国国君的后代,从魏国来到秦朝,受到秦孝公的重用,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开始在秦朝中实行变法。
商鞅从小就喜欢刑名之学并,专研以法治国,受李理、吴起等人的影响很大,后为魏国家相公司痤家臣,公叔痤病重时对魏惠王说,公孙鞅年少有奇才,可任用为相。公孙鞅听说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欲收复秦之失地,便携同李理的《法经》到秦国大通过秦孝公宠臣见秦孝公,提出了帝道、王道、新道、强国之道四种君主之策。并得到秦孝公的赞许,强国之道成为秦国强盛的根基。
变法于秦国,是成功的,但力行变法的商鞅,却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落得五马分尸的下场。一个对国有功的宰相,为何死得如此凄凉?
商鞅在变法过程中打破了延续几百年的贵族的世袭制,因此得罪了贵族势力。在秦孝公死后,秦惠王即位,得罪了贵族势力的商鞅被诬陷谋反,失去了秦孝公这个保护伞及强有支持者,百口难辨,只有逃亡。秦惠王及贵族势力下令追捕,最后商鞅在追捕中丧命。但秦国的贵族势力仍不死心,把他的尸首带回咸阳,并以车裂之型,五马分尸,同时秦惠文君下令诛灭商鞅全家。
其实在商鞅变法的过程中,就已注定了他的悲惨下场。提倡变法难免得罪权责之人,加上商鞅刚直不阿,严苛执法,甚至到了刻薄寡恩的地步。对商鞅而言,任何人任何事,一日与法心稍有抵触,就绝不留情,就连太子犯法也不可饶恕。虽然由于孝公的干预而不能惩处太子。但商鞅仍坚持将太子的老师与管家治罪。由此,商鞅与一干受惩处之人积下宿怨,恨之入骨的人家数不胜数。此时的商鞅可敬可佩,心只为推行新法、强国安民,但是他没有想到新君即位后自己将如何立足于秦国,立足于一群如虎狼的贵族势力之间。 他自然也不会想到,新君即位之日,便是他大难临头之时。
除此之外,据史料记载,商鞅成为宰相后,自诗功高一筹,处事不禁飘飘然,大谈自己的功绩,四处招摇.更曾出现不备齐排场就不出行的情况。隐者赵良曾劝其收敛,切忌急功近利,虽知,商鞅根本不将赵良的规劝放在眼里。
商鞅自大到如此地步,加之变法期间四面树敌,实在难选一死。再加上为人刚正不阿,商鞅始终看不透官场黑暗,始终认为自己有功于秦,功臣良相的地位无人能及。当孝公离世后,商鞅就失去了安身立命的保护伞。而国家因得益于变法日益强大,商鞅便失去了利用价值,等待他的,似乎只有那用以和矛盾、清偿宿怨的五马分尸之刑了。但是商鞅虽然死了,但是他的变法却没有废除,依然在继续推行,经过商鞅便饭,秦朝的旧制度被彻底废除,经济得到了发展,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