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655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
我家的儿子正经历着青春期的变化,仿佛一夜之间,那个听话、体贴的孩子大变样,他对你的唠叨充耳不闻,他对你的提醒选择性失聪,他对你的建议一口回绝,甚至完全不接受你的任何说辞。如父母简单粗暴,孩子可以会变本加厉地回敬你,这些都是为什么?
有研究表示,青春期的孩子,大脑的多巴胺神经回路会变得异常活跃。这种多巴胺的增加会让孩子冲动,不经周密的思考就采取行动,也就是不经过大脑做事。
这一生理变化让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也手足无措,与儿童时期的乖小孩形成鲜明对比,孩子也没有能力控制来自身体的快速发育和心理的不成熟,他的内心更渴望来自父母的理解与帮助。
01一、孩子不愿意听父母,是青春期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
1青春期的到来,首先就是来自身体的变化,他们渴望摆脱父母的管束,独立生活,但又要依赖父母为其提供衣食住行,孩子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想法,希望父母能与自己平等沟通。
其实青春期的过程,是少年逐渐摆脱父母、走向成人的过程,这一过程,被称为“心理断乳期”。
如果家里有青春期的孩子,一定不能做两件事:不要二话不说就冲过去砸掉孩子的电脑、摔手机、拔网线;不要辱骂或者当众批评孩子。
否则孩子可能会做出过激的行为。父母在与孩子沟通前,尽量把可能的出现的情况分析一下,分别准备好自己的应对办法,再去与孩子沟通,与孩子沟通的过程其实是斗智斗勇的过程。
面对孩子的顶撞,父母也要保持良好心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全当是孩子为父母准备的预防衰老的“头脑风暴”,冷静下来,事后择机再沟通。
孩子不愿开口的另一个原因,是孩子知道父母对于自己提出的要求都是全盘否定的态度,即便说出自己的请求,也只会换回父母的拒绝和唠叨,与其说也白说,不如索性不说。产生了对于父母的唠叨采取逃避抵抗的策略。
有种感觉叫’妈妈觉得你应该冷,爸爸觉得你应该坚强’,其实孩子就是想探寻自己的感受,摆脱父母强加于自己的主观想法,孩子最想从父母处获得实实在在的存在感和认同感。
02二、多角度引导孩子愿意与家长沟通的方法
1、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和诉求
社会上很多以父母自居的家长,殊不知,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孩子信息获取的渠道更加便捷化、多样化,所以千万不要小视你身边成长中的孩子,静下心来倾听一下孩子真实的心声,珍惜在他/她还愿意向你倾诉的时光。
不要总想把自己的想法以爱他/她好的名义强加给孩子,要给孩子说话的机会,要沉下心去倾听孩子的内心。倾听的时候,请放低姿态,尽量寻找你和孩子的共同点,产生共鸣共情才能让孩子愿意倾听父母过来的经验之谈。
2、把欣赏的眼光投向孩子,用父母自身的经历引发孩子的思考和决定
面对孩子的想法和错误行为的时候,请先考虑孩子的需求,对症下药才能取得最佳的疗效。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畅所欲言,赏识孩子的见解,父母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孩子,在容许范围内,接纳孩子的试错、碰壁的行为。
千万杜绝父母开口就是一通说教,要么批评指责,要么给孩子所谓的“自由“,对孩子的错误行为放纵不管,当酿成严重后果时,再不惜一切代价地收拾本不该发生的烂摊子。
通过给孩子讲述自己青春期的故事,分析当时所想所做,长大后对自己的学习、交友等方面的深刻教训,让孩子通过父母的经历来检验当下自己的所想所做,往往这个时候孩子对比过后,会更加容易领会父母的用意,及时更正自己的荒谬行为,并主动尝试改变。
结语:父母通过改变孩子的行为来转变孩子的态度。我们想要孩子真正的改变,最重要的并不是让孩子先有一个态度,而是让孩子通过行为,最终影响到他的态度,影响到本能的习惯。
父母在与孩子的相处早已发现,要想调整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简直比登天还难。父母跟孩子讲道理,通过逼迫孩子用自我表态的方式来认可父母的行为。很多孩子经常是嘴上敷衍了事,内心却是不屑一顾,更不会执行在父母面前的被迫许下的承诺。
而改变一个孩子的行为,比改变态度要容易得多,行动比态度更重要由此可见,通过引导孩子完成一个任务,通过任务的结果推导出孩子原本该持有的态度。选对方法才能使得父母与子女之间沟通零障碍。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