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益峰

此地已经写过两篇文章,很多读者留言,像本文这种地形,很难出人才,没有出人才的气象。这是书本理论,很多寻龙点穴的理论只是丘陵地带的个别理论而已,其观念和思维,并不适合全国各种各样的地形。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出人才,不是丘陵地带才有人才,高山、平原、高原等等地方,都有人才出现。

同行考察的有徒弟罗璟、朱江、姬常勇、林敏、胡文超等人。

1、壁上挂灯穴

赏闻英雄豪杰,实钟岳渎之灵。富贵荣华,乃系山川之秀。清华大学,是科考中最为优秀的人物,能够保送上清华北大,或者考中清华北大的人,常常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地上多有宝地承接,才能出现如此神奇的人物。此地山水大会,局势紧凑,群砂翕聚,众水交汇,不断有神奇的人物出现

百里来龙,方有百里局势;千里来龙,方有千里照应。百里来龙,气势磅礴,半路转身开局结穴,局中最近二十年有考中三人清华大学,同为周氏后人

砂如美女,贵贱从夫;水似精兵,进退由将。地理的吉凶的关键,在四条:气脉、局势、砂水、穴情。其中气脉为关键之关键,此地气脉尊贵,孕育了一代清华大学生。此地为其中一个清华大学生的曾祖和高祖的墓地

古话说:“朝山拱案,莫将暗拱作寻常,明暗之山一样详,尖秀若居堂局外,离乡有子辅明王。真龙结作,其力量雄大,外围数里,乃至数十里之外的山水,也是用神。此地内堂案外,水口之外,依然有秀水拱卫,外侧大山缠护,为山水暗拱,古人说:明朝不如暗拱。

壁上挂灯穴,如灯挂于山壁,山势倾斜陡峭,是陡峭险峻中的吉穴,让很多人望而生畏,或粗丑难辨,或非火眼金睛的高手,很难识别。此地为简单的土堆,解放前的土阴阳和老人寻摸的地理位置。

侧面鸟瞰墓穴,立势之山,生气上浮,穴宜高处寻求。否则作穴太低,四山逼压

侧面鸟瞰墓穴,气脉宽大雄急,其病在急,当闪避其煞气,在缓处求穴,穴前兜唇圆整,余气峻急而下

行龙至此地,龙身转头逆势开局,回望祖山,穴后穴星高耸,右侧缠护为乐。左右护砂虽为禄存,但是圆润有情,砂如圆净,定产忠贞;势若欹斜,必生淫佞;地与人符,气通物应。

高山点穴,阴气太重,而阳气不足,结穴贵在落坪。巽龙入首,穴立子山午向,穴前众水交汇,乾水来,艮水来,甲水来,同走丙口。

长乳结穴,圆润端正,不可太高太饱,太大而高者,为老阴,很难结穴

高山主脉侧面开大窝结穴,左右丛丛簇拥,山山回头,大开堂局,藏风聚气,喝形:五马归槽穴,局中近年来考上清华的有三人

乳从左侧偏落,不峻不粗,本身无龙虎护卫,无牛角抱穴,外山凑集,作为护手

四山高耸,穴在高处,喝形:壁上挂灯。

古话说:本主微贱,文笔变为画笔;龙穴特秀,杀刀化作牙刀。此地龙穴真贵,但是穴场周围、朝山明堂等等,均没有旗峰耸立,也不妨碍是真龙宝地。如果龙穴不真,虽有奇峰插于天外,秀水特朝,毫无价值。

古话说:十个贵穴九个高,气度昂昂压百僚。旗鼓贵人分左右,狮象禽星带衙刀。高山结地,重在藏风,堂局紧凑,气脉尊贵,砂水有情。

2、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师,不如无师

现实的案例,与书上的差别极大,加上各地的地形差异很大,地理技术的差异性很大很大。妄想用一两个简单的理气公式,就可以解决地理的问题,那是懒汉作风。

很多理论,书上写的很神奇,一到现实,啥也不是。很多说法,都是秘诀,一回到现实,就是又臭又脏的裹脚布而已。

我们应该看书,那里面更多都是基础理论而已。听到某个神秘的秘诀,多数都是忽悠人的东西而已。

陈益峰师傅在乡里,向老人询问周家的历史情况,一线的发家案例,是最可靠的研究资料

越贴近现实的理论,越是与现实走得很紧密的师傅,越值得信赖,其意见越值得考虑。我们不能信赖明师,一百年迷信历史上的名家。

好比我们的小孩教育,千万不能请大作家鲁-迅等,来教育孩子,他们常常是在某一些理论有重大贡献而已。而是应该请学校里,最好的、最实干的老师,来教育孩子,来得实在。

再加上地理行业,自古以来,作假厉害到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现在有人给马-云见过半面,与马-云聊过几句,然后回家就鼓吹是马-云的御用风水师,写书做传,流芳百世。

现在的很多明师,身上的身份,至少有几十个,全是专家学者身份,最后发现就是小学文化而已。最近几年,笔者见过,敢于诈称国-师的人,至少有二十个了,实际上多是一些江湖小混混而已。但是他们的著作很多,将来流芳百世的可能性,依然很大。他们编造的故事,依然会传为美谈。

这是前一段时间,去考察一个风景区的名坟,一个五十多的男士在做清洁工,一聊天,他也是地理师傅,平常没有活的时候,在景区做清洁卫生。给我的名片,我一看名头极大,实际上就是一个普通兼职的风水师。旁边的清洁工说他爱吹牛,就是小学毕业,哪是什么教授?

历史上也是如此,比如廖均卿,给永乐参谋过皇陵,实际上,一起去的还有吴永、王侃、巫涯、刘玉渊、马文素、曾从政和礼部尚书赵讧(也善于地理技术)等很多地理名师。寻龙点穴是一个集体的结论,不是某一个大师的看法,最后点穴的位置,永乐开始是偏向于廖均卿的意见,但是可惜,点穴出水了,永乐很生气,后来对廖均卿也没任何有封赏,差点杀头,皇帝将他打发走之后,再也没有用过他,也谈不上任何国师之说。其他所有地理先生,在《明太宗实录》的明确的记载,一一封赏,有的给的品级还很高,其中赏赐王侃为正六品;郎吴永为僧录司右阐教,从六品;马文素为太常寺博士,正七品;曾从政、刘玉渊为钦天监漏刻博士,正九品等等(网上有人把刘玉渊的名字,偷偷换成廖均卿,这是做广告的人干的,自己去查原版,就知道最后封赏没有廖均卿,他把事情办砸了)。但是廖均卿没有受到封赏,回来之后,反而写成家谱,吹得依然很大,逐渐成为历史佳话。后来清代有人把他的墓碑刻成灵台郎,说成是正四品,更是造作。

历史上的真正地理名家,多数都是常年在山里行走,生活都费劲的人,并不是优哉、优哉,成天在王侯将相的家里跑的人,生活很穷困。遇到一个小财主,就赖在人家家里不走,吃几个月,甚至要求人家养老的事情,比比皆是。笔者亲自去看过杨筠松住所遗迹,也是住在一个简单的草棚子里,没有老婆,没有孩子。

只有一些家庭条件好的文人研究地理,不需要过这些苦日子,在屋里扇着扇子,写写书籍,比较悠闲。

学习基础理论,依赖师傅和书本,里面有很多陷阱,不能国语痴迷。要想进一步研究地理,只有一个道路——考验和研究那些发家和败家的宅子、坟墓,这是最真实的,最一手的资料,最不会忽悠我们的东西。

易学预测和地理研究的道路,漫长而遥远,我们需要做好持久研究的准备,笔者准备再苦研二十年时间,将地理技术的核心彻底攻破,将那些真正有价值的技术总结出来。将忽悠人的技术,全部摘出来。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