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35年(始皇十二年),前秦国丞相吕不韦,自尽于迁蜀的路上,用这种不怎么光彩的方式,为自己传奇的一生画上了句号。

说起吕不韦,即便是放到整个春秋战国时期来看,也应该说是相当了不起的人物了。他早年是富甲一方的大商人,然后以敏锐的眼光发现了“奇货可居”的嬴异人,提出了“大子之门”的计划,并且通过缜密而大胆的运作获得了成功。之后他被命为丞相,先后辅佐两任秦王,挫败了东方六国的合纵计划,并为秦国开疆拓土。而秦国自然也给予了他丰厚的回报,文信侯的爵位和十万户的封邑,以及秦王嬴政“仲父”的尊称。担任秦国丞相十余年时间,“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可以说他是那个时候天下最闪耀的几个人物之一了。

然而,这样的一个大人物,大势力,为何在3年时间里就迅速的衰败了?甚至最后连性命都无法保全?这里面自然是有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吕不韦的迅速败亡,离不开三股反对势力。

相比于东方六国,整个战国时期秦国给人的感觉,似乎一直是一个革新的,开放的国家。确实,在秦国崛起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外国人”的身影,早些的如百里奚、商鞅,后来有李斯、蒙骜父子等等,都是六国移民。这似乎给人一种秦国没有什么保守旧贵族势力的感觉。但其实不是这样的。或许因为历史的原因,秦国的旧贵族势力不像六国那么“显赫”。但是,作为同样从周代的社会政治框架下托生出来的国家,又怎么可能没有贵族势力的影子呢?君不见,变法的商鞅最后是怎么死的?

吕不韦依靠王权获得了在秦国一言九鼎的地位,但显而易见的是,秦国的旧贵族并不会那么心甘情愿地就把权力交给一个“外国人”。在吕不韦势力强大的时候,这些人可能无法撼动吕不韦的地位,但当他面对挑战的时候,这些旧贵族在背后捅个刀子,那是非常在行的。所以当后来吕不韦倒台的时候,秦国贵族纷纷出来踩上一脚,那真是一点也不奇怪。

其次,吕不韦的败亡,和嫪毐势力有密切的关系。说起嫪毐,这也是战国后期一个“传奇”人物。嫪毐最早是吕不韦的舍人,后来因为长得好看,某方面特别厉害,被吕不韦送给了太后。估计按吕不韦本来的想法,送个人到太后身边,应该有控制或者利用太后的意思,但不想给自己挖了个大坑。嫪毐得到太后宠幸之后,很快就建立起了不下于吕不韦的权势。这样,秦国就有了吕不韦和嫪毐两个势力不相上下的敌对集团。像《战国策·魏策》里面就有一段话:“今由嫪氏善秦而交为天下上,天下孰不弃吕氏而从嫪氏?天下必舍吕氏而从嫪氏,则王之怨报矣。”吕、嫪两个集团的冲突,连魏国都已经知道了。

《皓镧传》里朱戬饰演的嫪毐

当然,导致吕不韦灭亡的最强大的力量还是秦王嬴政

说起吕不韦和嬴政的关系,这真是一个千古疑案了。但不管嬴政是不是吕不韦的亲儿子,在嬴政成长的过程中,吕不韦都是有重大贡献的。可以说,是吕不韦保护着秦王母子,从在赵国做人质的凄惶生活,到回到秦国再到一步步走上王位。秦王嬴政称吕不韦一声“仲父”,一方面有对他功绩的肯定,另一方面,起码在嬴政成年以前,这一声“仲父”里应该是有几分感恩之情的。

《皓镧传》里的少年嬴政剧照

但是,面对逐渐长大成人的秦王,精明一世的吕不韦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这其实也是现在很多父母都会犯的错误,他似乎沉溺在“父亲”这个角色里,没有意识到秦王已经长大了。当然,对普通的家庭来说,孩子即便是长大了,父亲也依然是父亲。但对皇室来说,皇帝就是皇帝,即便是皇帝的亲父亲,除了血缘之外还得加一层臣子的身份呢!况且是吕不韦这种,不知道有没有血缘的“仲父”。

《皓镧传》里的成年嬴政

秦王嬴政年幼的时候,吕不韦作为丞相,同时也是秦王的“父亲”、老师,大权独揽的同时,也按照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王”的形象在培养嬴政。那部皇皇巨著《吕氏春秋》,其实也是写给嬴政的教科书。但是,当嬴政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后,不管这个想法是成熟还是幼稚,作为君王,他总要收回自己的权力的,尤其是当嬴政亲政之后。这个时候的吕不韦,就应该适时地转变自己的身份,回到臣子的位置上。然而,他并没有。

嫪毐和太后的事被捅出来,吕不韦自然也是脱不了关系。史载:“王欲诛相国,为其奉先王功大,及宾客辩士为游说者众,王不忍致法。”然后第二年,秦王在齐人矛焦的劝说下,接回了太后,免了吕不韦的相国,让他到河南就国去了。

应该说,到此时为止,秦王对吕不韦的处理,还是念了旧情的。但是,东方六国以及吕不韦自己,又往上添了最后一把柴火。吕不韦回河南就国之后,史载“岁余,诸侯宾客使者相忘于道,请文信侯”,当年把嬴异人当做“奇货”的吕不韦,自己也被当成了“奇货”。当然,这时候的六国是真想请吕不韦出山,还是不约而同的想把他架起来烤死,这就很难讲了。果然,不久之后,秦王书信到了:“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於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吕不韦自然明白秦王的意思,于是就有了全文开头的那一幕。

吕不韦的一生,无疑是传奇的一生,最后的结局,也难免让人感叹。我们今天的人回过头去看这段历史,如果要概括其败亡的根本原因,或许可以概括为“不知进退”这四个字。

积极进取,可以说是吕不韦前半生成功的制胜法宝。但一味的进取而不知道后退,也导致了他最后的失败。当秦王逐渐有了自己的权力意识的时候,如果他能转变自己的角色,退回到臣子的位置上来;甚至在被罢免了丞相就国河南之后,如果他能低调一些,闭门谢客,不和六国使者有任何接触,兴许也能安享晚年。

当然,历史没有如果。所有这些,,都只是我们今天的人隔了两千多年回头看,才能说出的一些分析。这样的分析,对我们做人做事兴许能有些参考,而对历史的当事人,还是多一份宽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