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46城万人志愿者活动”的试点城市之一,我市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志愿队伍、组织专题培训、开展专项活动等举措,夯实全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建设,目前已在各级公共机构中募集了生活垃圾分类志愿者近2万人。即日起到今年底,首批志愿者将参与“五个一”活动,在社会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志愿者将通过开展一系列培训学习、进学校、进社区等活动,推动本单位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陆炫摄
“五个一”活动即参加一次培训,学习国家和地方生活垃圾分类的法规政策、分类知识以及志愿者活动的内容要求;开展一次活动,配合所在单位生活垃圾分类责任部门每年在本单位开展一次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督导一个单位,定期对所在单位生活垃圾分类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指导,并将督导情况向本单位的生活垃圾分类责任部门报告;带动一个家庭,通过个人带动家人特别是儿童,养成主动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联系一个社区,带头参与所在社区的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实践活动,切实发挥公共机构工作人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志愿者们将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推动本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影响带动全市各行各业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营造良好宣传氛围,充分发挥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在全社会的示范引领作用。
强化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
在推进会现场,与会人员参观了食堂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和厨余垃圾粉碎脱水设备,该套设备将厨余垃圾就地处理后产出有机肥。“食堂每天产生厨余垃圾大约500公斤,这些厨余垃圾经过处理后可以形成有机肥再次利用。100公斤的厨余垃圾经过处理以后,减量率90%以上。”食堂相关负责人说。
兴宁区政府引进食堂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吃”的是厨余垃圾,吐出来的是有机肥。记者冯梓剑摄
我市先后在市第二人民医院、市人防办、市行政审批局、市委党校、市第四人民医院、市第三中学等9个单位的食堂建设了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置试点项目,每天处理厨余垃圾约3450公斤。根据推进会要求,下一步各县区、开发区、市直各单位将切实加强对本辖区、本系统公共机构食堂用餐节约工作的督促、指导,进一步加强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按规范收运处置厨余垃圾或进行就地资源化处理,切实提高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此外,逐步推动机关、医院、学校、场馆等公共机构的食堂、服务接待等场所不提供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制品;餐饮打包服务和各类公务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餐饮服务提供者不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碗、筷子、调羹等餐具;群众购物时要自带环保购物袋,拒绝不可降解塑料袋。
开展示范创建促进源头减量
据了解,国家、自治区和南宁市已明确节约型机关创建活动从2020年开始到2022年结束,为期3年。2020年,按照自治区统筹部署,我市401家党政机关成功创建成为节约型机关,今年还要推动349家党政机关创建成为节约型机关,并开展第一批自治区级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建设,做好国家级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遴选工作。“各级公共机构和志愿者要以创建节约型机关和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为契机,推动绿色采购、绿色办公,推广使用可循环利用物品,公共机构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加速推动无纸化办公。”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文华寿表示,在党政机关实施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有利于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促进资源回收利用,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对于推动全社会普遍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具有重要示范引领作用。广大公共机构志愿者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加快推进实施公共机构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工作,进一步推动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切实用分类减量这件“小事”来撬动生态文明这个“大局”。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