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目前银行的高息存款已经不多了,基本上只剩下不能提前支取的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供我们选择。所以我们想存更高利息的存款必须“冒险”去存结构性存款,但是“物以稀为贵”,当存的人多了,结构性存款也就不“珍贵”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融360研究院最新公布的3月份结构性存款数据显示,已经出现了“二连降”的局面。一方面,2021年3月,全国中小型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降至36425.23亿元,创下2017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另一方面,4月份发行的人民币结构性存款平均期限为121天,较上个月缩短2天,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6%,环比大幅下降了17BP。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不但结构性存款规模在减少,而且收益率也在下滑,对于储户来说真的是“太难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结构性存款会出现“双降”的局面呢?今年一季度的时候不是上涨的吗?这就不得不提银行的经营策略了,据银行行长和员工介绍,结构性存款和大额存单是他们压降的重点产品,因为他们这类产品“爱恨交加”,不建议储户办理。

“爱”:这类产品时间长金额较大

首先来说说为什么“爱”结构性存款和大额存单产品,对于银行来说,主要业务就是存款和贷款,只有拉进来更多的存款,才有资金头寸去发放贷款,才能更快见效、赚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如何才能快速拉到存款呢?结构性存款和大额存单就是很好的产品。一般来说,大额存单一笔就有20万元了,营销一个大额存单客户相当于营销20多个活期存款账户,这大大提高了拉存款的效率。

“恨”:这类产品付息成本太高了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大额存单和结构性存款虽能快速带动存款增长,但我们知道,大额存单三年期的利率普遍在3.8%以上,相对于活期0.3%的利率水平,高出了10几倍,大大增加了银行付息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银行不能以4%的贷款利率把贷款放出去,且顺利收回的话,有可能银行还会亏损。因此,银行员工是不太提倡用户存成大额存单和结构性存款的。

有无更好的选择?

那么有没有既可以满足用户对收益率的要求,也能降低银行付息成本的办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那就是进行投资组合。假如我们有100万元资金,我们可以先测试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如果是进取型的话,建议适当配置一些基金、理财和保险产品,因为这类产品是不计入银行表内业务核算的(即收益率如何,不关银行成本的事儿),而且如果资本市场表现良好,储户也能够获得比大额存单和结构性存款更高的收益率。

也许有人会问了:“我是理财小白和基金新手,我不懂操作呀,万一亏损了那怎么办呢?”当然,这是我们投资新手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小编也是一样,2015年在资本市场表示不佳的时候,被深深“套了”好几个月,最后通过自己的学习和钻研,逐渐降低成本成功解套。因此,资本市场风险较高,小编并不建议大家一开始就冒险尝试,而是建议大家先从最基础的“家庭理财”入手,学习怎么去进行合理的家庭资产配置,跑赢通货膨胀。

其中这门“家庭理财,从战胜通胀开始”就是小编目前在看的课程。大家知道,去年以来美元加快贬值,存在一定程度的通胀预期,所以学习家庭理财非常必要、非常应景。这样一来,我们理财知识也学到了,资产也配置的选择也更多了,一举两得。#百度好学知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