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幅山水画是一组作品,它们有个共同的主题叫“仿古”。如果站在一个普通人的角度看,这四幅画典雅唯美,画中山水宛若人间仙境。如果站在一个爱好者的角度看,即便是画中山水美轮美奂,也觉得有的单调雷同。其实,这反映了不同群体会有差异性很大的审美观点。

如果站在传统画家的角度看,这一组作品分别临仿了四位古代大师级的画家。随便哪一位的技法特征拿出来研究探索,都值得耗尽一生时光。在艺术家的眼中,审美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天生就有,但却需要通过不断学习进行提升。有人放弃了对审美的培养,导致了不同人之间欣赏品味很难达到统一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石园仿关仝

当然了,张石园的这组四条屏作品,在面貌上,极尽展示传统山水画的装饰性美感。他在创作上不排斥作品的视觉美感,哪怕为了强调视觉美感,不惜让画中山水有了堆砌感。这说明他在创作中,没有完全按照自己的审美标准进行创作,而是想到了普通人会怎样看待这组作品。

从张石园的选题来看,他画这组四条屏的意义在于展示传统技法的生命力。比如这幅仿关仝《关山行旅》,关仝是五代时期的山水画大师,他和荆浩共同开创了全景山水画的构图模式,完善了山水画中的多种重要技法。五代时期的绘画技法流传到近代,也有上千年的历史。在这么漫长的时间里,关仝的影响力一直没有削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石园仿巨然

关仝喜欢画北方的高山大川,和他同时代有一位画僧,喜欢画江南山水,这位画僧叫巨然。巨然画风对后世的影响力比关仝还大,纵观元明清三代,绝大多数画家都在巨然在笔墨技法中吸收养分。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关仝、巨然两位大师横空出世,整个古代美术史都要改写。

仿古是学习传统绘画技法的“捷径”,就像“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仿古也是制约绘画发展的壁垒,有了仿古这条捷径,哪怕通过堆砌也能画出作品。这样一来,有些偷懒的画家,会放弃对创作的更高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石园仿范宽

传统技法代代相传,导致画家对山水画的审美趋于一致。画家的审美统一之后,就会影响到大众的审美。张石园画这套四条屏山水的时候,他没有想要影响大众的审美,而是靠近大众的审美。他的创作手法就是常说的“雅俗共赏”。

张石园是近代海派画坛山水名家,海派艺术有个特点,作品会顾及到商业因素。比如海派艺术成就最高的花鸟画作品,常以富贵吉祥为主题进行创作。山水画很难表现富贵吉祥,只能通过强调装饰性风格,贴近大众的口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石园仿赵松雪

雅俗共赏是审美中的一种理想状态,事实上很难达到。有的时候,为了贴近大众,画家也会放弃自己的追求。看了这组四条屏,如果你喜欢,也不必沾沾自喜;如果你不喜欢,也不必觉得高人一等。欣赏这组作品的意义在于,感受传统技法的无穷魅力。

拓展阅读

以古为师,画风多变,清代黄鼎山水画欣赏

苍茫高古,雅俗共赏,萧俊贤绘《山壑松风》

古香古色,雍容典雅,朱梅邨绘《松林六逸》

雄奇浑厚,何海霞绘《天山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