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末的天空,阳光灿烂。大风将北京的天空吹得湛蓝透亮,天上几丛丝丝絮絮的云,就像吃了棉花糖忘了抹嘴巴的顽皮小孩。漫步时,从头顶上传来啄木鸟从头顶大树勤恳工作的声音,也有百鸟叽叽喳喳的各种鸣唱。
通常,每年我都会盯几个时间,留意周边自然的变化,包括夏蝉鸣叫的时日,也包括尺蠖(huò)出现在地面上的日子。而这周六,也就是5月29日,是今年我们第一次发现尺蠖的时间。
不过看那尺蠖绿绿胖胖,估计已经至少3龄以上了、快老熟了。这说明,我们已有段日子不曾脚踏实地了,忽略了它们的存在。于是去了以往熟悉的地头寻找,果然找到了很多。
尺蠖,最令人影响深刻的是它们的“能屈能伸”,有文化寓意。
比如《周易·下系辞》讲:尺蠖之屈,以求伸也。《说文》称尺蠖为“曲信虫”。而那个曾写出七步诗的大诗人曹植,从尺蠖身上也颇为受到启发,说“尺蠖知屈伸,体道识穷达”。
宋人王禹偁曾作《尺蠖赋》,“蠢尔微虫,有兹尺蠖。每循途而不殆,靡由径而或跃。惧速登之易颠,固将前而复却。所以仲尼赞《易》,取譬乎屈伸;老氏立言,用嘉乎柔弱。”看来,尺蠖的拟态,曾经令孔子、老子都颇为赞许——孔子欣赏它的韧性,老子赞许它的柔弱;各取所需来赏虫。
据了解,全世界尺蛾科的昆虫有超过2万种。百度百科的资料显示,我国约有43种。
而今天我们看到的这种尺蠖,准确的说,是国槐尺蠖(Semiothisa cmerearia Bremer et Grey),属鳞翅目,尺蛾科,俗称“吊死鬼”(以其幼虫常吐丝下垂而得名)、也叫槐庶尺蛾。国槐(Sophora jananica L.)是北方园林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高大乔木。而这种尺蠖,笔者看到的材料都是称其食性单一。
这种尺蠖蛾幼虫,身体两侧,各有一排黑色的小点,身体半透明,本身就呈现出柔绿多汁的模样。
乍一看这细皮嫩肉、能屈能伸、人畜无害的模样,真让人想不到,这类尺蠖被认为是一种严重危害国槐、龙爪槐等的暴食性食叶害虫。
一头尺蠖,似乎想“攀登高峰”爬上水泥台。
它的必经之路上,有几个蚂蚁窝,半隐半现;这头尺蠖似乎仗着自个儿个大、或许也是无知者无畏,使劲想往上爬,结果“咕咚”几个翻身,滚了下来,惊动了四处巡逻的蚁兵们。
它是一个行走的“问号”。目标实在是比较大了些,虽然阳光透过高大树木投下的斑驳,让人类的眼睛不太容易看到这些地面上正在发生的“生死之战”。但是,都瞒不过蚂蚁。
结果,蚁兵们呼朋引伴,成群结伙地越来越多,这条尺蠖被蚂蚁们团团围住。
它似乎被咬疼了;猛地几摔,变成个数学符号“Ω”,想把那几只讨厌的“黑斗士”们甩掉;但几番奋战下来,最终它越来越无力、越来越麻木(我猜这些蚂蚁大概率有某种秘密武器,大概是毒素),最后成为了蚂蚁的美餐。
很快,许多小孩子被我吸引过来。我找到他们一起看尺蠖和蚂蚁的战斗,给他们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小孩大呼小叫地来观战、甚至是给尺蠖帮倒忙,生怕蚂蚁吃不饱。
回家后,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在谈到“生物防治”的时候,往往只是谈到天敌寄生蜂和寄生蝇(近年来也新增了谈蠋蝽)等等;常见的蚂蚁,却是未被列入其中的。学术资料库里面关于国槐尺蠖的生物防治的研究并不多,刚100篇出头。
常常觉得惊讶的是,当书上说它是“害虫”的时候,大自然也在默默地发挥着神奇的力量,比如这群守候在这里的“黑蚁士”,何尝不是神奇的自然之道。
文/Linda 审/绿茵
【小知识贴:国槐尺蠖】
2020年6月,河北省出台了地方标准《国槐尺蠖综合防控技术规程》(DB 13/T5207—2020),对国槐尺蠖的形态特征的介绍如下。成虫:体长12mm~17mm,翅展30mm~45mm,全体灰黄色。前翅及后翅均有三条暗褐色横纹,展翅时均能前后连接,靠翅顶的一条较宽而明显。停落时前后翅展开,平铺在体躯上。卵:扁椭圆形,长0.58mm~0.67mm,宽0.42mm~0.48mm,初产时鲜绿色,渐变红褐色,孵化时灰黑色。幼虫:体长19.5mm~39.7mm,初孵时黄绿色,老幼虫绿色,体背灰白色或紫红色。蛹:长16.3mm,圆锥形,红褐色。
国槐尺蠖一年3~4代,主要为害三次。有时有部分4代的,以蛹在树木附近4㎝左右深的松土里过冬。次年4月中旬(以石家庄地区,北纬38°,海拔100m为例,在1~6月份,每降低一个纬度,农时提早3d,每提高一个纬度,农时推迟3天,下同),当日最高气温达20°C以上,连续7d~10d时,成虫进入羽化盛期,喜欢灯光,白天多在墙壁上或灌木丛里停落,夜晚活动,喜在树冠顶端和外缘产卵,一般在每片叶正面主脉上产卵一粒,每一雌虫平均产卵400多粒。5月上、中旬(中龄刺槐盛花期)第1代幼虫孵化为害,初孵化的幼虫将叶啃出一些零星白点,3龄以后,蚕食整个叶片,一个幼虫一生共吃树叶10片左右,其中90%在5龄(化蛹前)时吃掉。幼虫受惊吐丝下垂,过后再爬上去,化蛹前在树下乱爬;6月下旬(大枣和栾树盛花期)第2代幼虫孵化为害;8月上旬(中龄国槐花蕾开放30%~50%)第三代幼虫孵化为害。每一代幼虫老熟后都吐丝下垂,入土化蛹,最后一代8、9月份入土化蛹过冬。暴风雨能造成大量幼虫坠地或溺水而死。特别是化蛹前下几次暴雨,则下一代虫量明显下降。国槐尺蠖1~3代,各代卵期分别为16d、13d、14d;幼虫期分别为19d、18d、16d;蛹期分别为16d、12d、21d。成虫有趋光性, 白天多在墙壁上或树丛里停落, 夜间活动, 卵多产在树冠顶端或外缘叶正面主脉上, 每片叶上1~2 粒, 每只雌蛾产卵数百粒。
另有一篇论文指出,国槐尺蠖在沈阳一年发生3代,无世代重叠,以蛹在树下松软土壤中越冬。国槐尺蠖幼虫共有7龄,1~4龄取食量小,5龄以后食量大增,进入暴食期,取食量占全幼虫期的80%~90%,而且随着虫龄的增长,其存活率增加。国槐尺蠖幼虫发生期为5月到9月,6月上旬,中旬至7月下旬为幼虫为害盛期,9月以后种群呈递减趋势,老熟幼虫开始入土化蛹越冬。
【参考资料】[1] 河北省地方标准:《国槐尺蠖综合防控技术规程》(DB 13/T5207—2020)[2] 中国科学报:《“伪装者”尺蠖》(2017-12-08 第4版 自然)[3] 苏宝玲, 柳丽婷, 佟忠勇,等. 沈阳地区国槐尺蠖发生规律研究[J]. 应用昆虫学报, 2010, 47(006):1194-1200.[4]徐红江. 不同杀虫剂防治国槐尺蠖药效试验[J]. 防护林科技, 2017(3).[5]邢雪松, 周义, 刘君,等. 一种新型天敌昆虫蠋蝽在林业上的应用[J]. 北京园林, 2018, 34(03):48-50.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