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包拯,今安徽合肥人,字希仁,北宋时期多次升迁。天圣五年时,28岁的他便考中进士,同年科考官位高达宰相执政的就多达七人,因此这一年的科考榜称为“两宋第一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宋朝这个不缺人才的时代,包拯算是比较晚做官的了,在刚为官时候,又因为父母年事已高,就辞官回家赡养父母,直到父母亡故后,38岁的包拯才再次出乡继续做官。

为何包拯到处得罪人,26年内仍升迁25次,他的靠山太强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要从他的为人开始说起,包拯虽然没有像电视剧里的那样黑,头顶上有一道月牙,但为人却十分正直,为官也清廉,对待公事也十分的仔细,克己奉公的虽然也因为自己直言不讳被欧阳修指责过,但是却不失好友

第二就是在宋朝,同一年科考登第的,称之为同年。同年之间当相亲相爱就像兄弟一样,相互扶持,累至子孙后代,同年中,包拯就和宰相文彦博是儿女亲家,和宰相韩琦也是私密之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就是得到了宋仁宗的极大支持。宋仁宗,在历史上虽然在才华等方面的成就都不算很高,但是他的品质确不失为称其为极高,脾气在历代皇帝中说是第一好也不为过。

那么脾气好是怎么一回事呢?前文说到,包拯有着直言不讳的性格,有次他在向宋仁宗进谏的时候,非常激动,以至于后面拉着宋仁宗的袖子,越讲越激昂,最后,连口水都喷到了宋仁宗脸上,但是宋仁宗对这种口水喷到自己脸上的情况并没有表示什么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种情况,可以说称得上是历代第一,自古以来,皇帝都是居高不下,十分有威严的人,看看明朝进谏的海瑞吧,都是抬着棺材去进谏的,可是最后却被嘉靖皇帝关进了监牢,直到嘉靖皇帝去世,才被放出来。在这种对比下,就可以知道宋仁宗的脾气有多么的好。

那宋仁宗又是怎么体现支持包拯的呢?当时,宋仁宗对张贵妃宠爱有加,而张尧佐是张贵妃的伯父,在张贵妃小时候,因为父亲去世,和母亲相依为命,这时候张尧佐偶尔会帮助她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张贵妃被封为贵妃得宠时候,只要是跟张贵妃有关系的人,她都会叫宋仁宗给他们封官,当然,张尧佐也不例外。

先是封了一个户部侍郎,然后再晋升为淮康军、景灵宫使群、宣徽南院使、牧制置使,这时候包拯知道了,就十分的生气,对宋仁宗就是一顿臭骂,在被骂的狗血淋头的宋仁宗回去就对张贵妃说,她只知道让他晋升张尧佐伯父,这样做,包拯都不高兴了。

在后面,因为包拯多次弹劾三司使的宋祁等人,就被欧阳修斥责说是因为包拯自己想要那个官职才多次弹劾,再后来,连胡适也弹劾包拯,最后 宋仁宗给他封了三司使的官位,包拯不想要,但是无奈,宋仁宗是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包拯上任三司使后,三司使就发生了和军队补给有关的兵变,按理说,包拯也有责任,但是基于宋仁宗对他的支持和信任,包拯的职位不降反升,一年后,做了枢密副使。

宋仁宗的肯于纳谏,对包拯的信任和支持,让包拯在那个时代能够尽情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用拘束,利用自己直言不讳的性格,交得密友,对人对事的清正廉洁,使他在短短的26年内,就升迁了25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包拯的品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传承至今,这是一个连小孩子都知道的历史人物,在他的背后,是一个非常好同时也值得传颂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