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段时间大陈有幸参与了浏阳评审专家培训、郴州坊主培训、鄂尔多斯学校管理团队培训、青海州级指导团队培训,在交流和分享过程中,对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方案制定有了更为清晰的思路,现分享大纲给各位老师,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整校推进方案制定的准备

1.文件: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育部关于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
2.规划:学校“十四五”规划、学校信息化规划、修订学校“备教批复考学研”制度;

3.团队:建立各级(省、市、区、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团队;

4.标准:以发展、包容的态度制定本地区的校本应用考核评价标准。

二、整校推进方案制定的逻辑

1.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出学校的主要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根据环境可大体确定信息化教学模式

2.选择信息化教学模式:可从这5个模式中选择1个或多个模式:优化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模式、项目学习模式、数据驱动模式、在线教学模式。由模式可确定微能力点

3.选择微能力:学校的微能力选择要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实现来整体选择,做好3-5年规划,教师个人在完成能力提升工程2.0的这3-4个月,可以只选择其中部分微能力提升,但要在学校引导下完成该教学模式的全部微能力学习。选择的微能力的“能力描述”、“实践建议”,就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现状分析的主要对标分析内容

4.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现状:全面分析教师、学生、家长的数据,简述他们的信息素养,并根据“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或“教学、发展、管理(湖南)”的4个维度来分析应用现状,具体可参考选择的微能力的“能力描述”、“实践建议”;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现状可以提炼出学校信息化的困惑与困难

综合以上4点以及“三通两平台”或“三全两高一大”的要求,整理出本校的信息化目标。

综合学校信息化目标以及“构建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三提升一全面”,整理出本校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的目标。

5.整校推进目标:建议细化为“产出目标、效益目标、满意度目标”,注意这个目标和教研组(工作坊)的成果目标要一致,也即教研组(工作坊)的成果目标之和是学校目标的主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产出目标,应该都是来自教研组(工作坊)

6.整校推进内容规划与时间安排:内容规划应该至少包括:制定方案、组织实施、项目验收、推广应用等4大阶段,每个阶段包括内容及时间,内容应该体现整校推进目标的实现,建议用表格形式呈现,这样会更加清晰明了;

7.整校推进考核方案:建议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从实践来看,校本应用考核“优秀”不代表其教学真正优秀,不代表其真正能在教学中融会贯通;

整校推进方案制定好了,教研组(工作坊)再根据其制定本组(坊)的计划,其中微能力应该来自学校微能力范围,研修内容应该基于选择的微能力的:实践建议、能力描述、作业提交,研修活动应该是研修内容的有机组合。

综合起来大概是:

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信息化教学模式→微能力→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现状→教育信息化困惑困难→教育信息化目标→整校推进目标→教研组(工作坊)目标。

学校微能力→教研组(工作坊)微能力→研修内容→研修主题活动。

以上是学校制定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方案的思路(大纲),也可以是教育行政部门检查学校整校推进方案制定与实施是否恰当的思路:整校推进的各部分是否环环相扣、由此及彼,教研组(工作坊)的任务(目标、微能力、成果)是否来自学校的任务分解,教研组(工作坊)的研修内容是否来自微能力,研修主题活动是否是研修内容的有机组合。

欢迎你和大陈一起探讨,把整校推进方案模式、教研组研修计划模式、个人研修计划模板及注释完善之后,我将再次录制视频分享给你(之前分享过基于西安模板的讲解视频,感觉逻辑上没有理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