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许才子、汕头旅游官微

我们思念的并非是家乡的亲人

而是家乡某一种食物

或者说某一种特别的味道

这个中秋,你吃米润了吗?

0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谈起达濠的特产,米润绝对算得上一个代表。

达濠的米润,不知道起源于何时,材料很简单,糯米、白糖、麦芽糖和猪朥

米润的“润”其实就是“韧”。小孩子动作慢,做事拖拖拉拉,总被大人们说是“润过破布”,我以前一直不能理解“润”的程度。直到吃过米润,才明白那种不软不硬刚刚好,咬下一口还能拉丝的感觉不就是“润”么。

从前,米润可是达濠人过年时待客的上品。蒸熟晒干的糯米放进滚烫的猪朥里烰炸一下,过筛后的干米再与麦芽糖、白糖、葱芝和新鲜猪朥油熬制成的糖膏混合,用圆筒反复滚压,最后撒上一层糯米粉。待到温度下降,米润就能达到一定的硬度。

小的时候,我经常跟着阿婆去镇上的饼铺买米润。

阿婆说,老一辈人都经历过物质匮乏、肚子里没有油水的年代,如果那时候的孩子们能吃上一小块猪朥烰的米润,那是非常欢喜的事。

0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镇上有好几家卖米润的饼铺,一般是家庭式的手工作坊,有的传了七、八代人,熬成了老字号。作坊里的师傅们分工有序,有的做朥饼、酥糖,有的做米润、冇方。

我还记得我常常溜进店铺里面看人家做米润,尤其喜欢听圆筒与糯米接触摩擦的沙沙声。

我还特别爱看刀切米润,那种一刀下去整齐划一的感觉,真叫人舒服。

切块后的米润呈矩形,大概有一公分厚度。米润放凉后,饼铺的师傅们会给每一块米润装上一个薄膜套子,再用裁好的白纸抹上浆糊包好,最后盖上一个红色的方印,印上一般是“烰朥米润”或者“达濠米润”的竖排隶书字样,也有红纸黑字标签的。

米润通常十块为一袋,摆成两层。师傅们将它们装进透明的分装袋,挤出多余的空气,双手捏住袋口,迅速地在蜡烛的烛焰上一划。由于高温,袋子封口处就出现了一条笔直的封痕,这是最传统也是最考验工夫的原始封装法。

我自己后来经常偷偷点起蜡烛、拿着装米润的袋子在家练习,但总不能达到那种效果,要么袋子被烧破,要么封痕又黑又不直。现在,很多饼铺都有了较为先进的封装机器,这种方法也就没见到了。

至于米润,一定要新鲜才好吃。

打开包装纸,洁白的米粒之间,黑色的葱芝点缀其中,淡淡的米香夹杂着葱香,入口韧糯而不粘牙,是上等的佐茶点心。但阿公阿婆年纪大了,牙口不好,现在已经很少买米润了,只有在拜神祭祖的时候才会买上一些。

0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达濠人敬天地、敬神佛、敬祖宗,每一个时节都可以操办得像过年那么隆重。老人总希望以丰盛的供品讨得神佛祖宗欢心,赐福赐吉祥。这一点,别说外地人理解不了,现在很多年轻人也理解不了。

上初中的时候,我就跟着爸妈来到了深圳。时年八节,老家拜神祭祖的事情就由阿公阿婆张罗着。

那会儿快递行业还不发达。家里拜完节,阿公都会找上一个泡沫箱,把一碗碗的斋菜、荤菜用薄膜袋子装好,码在箱子里。最上面,再叠上几包我们爱吃的米润。米润结实,就算变形也不影响口味。

早上七点半,村口会有一辆到深圳的大巴车路过。阿公就骑着摩托车,载着沉甸甸的泡沫箱去托运。在没有高铁和私家轿车的年代,我们往返深圳达濠两地都是坐这种大巴。

给上十块钱运费,留了爸爸的手机号,临了阿公还得嘱咐跟车的小妹,“知心勿压(dêh4)着啊,欲到了记得拍电话叫伊来挈(kioh8)去。”

“伯啊,汝放心呐。”大巴车随着小妹的应答声呼呼而去。

不塞车的时候,大巴四个多小时就能到深圳。如果遇上塞车,时间就不好把控了。但为了能够尝上一口家乡特有的滋味,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0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学毕业的那个六月,舍友们都出去实习了,我一个人回到了空荡荡的宿舍里。宿管过来通知我可以清理宿舍的时候,我很绝望地看着我书桌上摞得像小山一样的书。

我跟搞卫生的阿姨要来了几个纸箱,准备把书打包了寄回家。在一堆书的下面,我发现一个牛皮纸文件袋,里面鼓鼓的,摸起来硬梆梆的。

天气很热,宿舍没有空调,额头上的汗珠滴在了牛皮纸袋上。我并不着急打开它,脑海里搜索着关于它的记忆。

难道是财神爷偷偷下凡给我送来了一笔巨款,还是哪个师妹托舍友送来的惊喜礼物?

我给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和自恋恶心到了,顺手摇起了文件袋上有些发黄的细线。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包米润,看看印在包装上的喷码,已经过期了。

失望中,我想起有一次,隔壁一个宿舍晚上酒后约茶,几个同学苦无佐茶点心,醉醺醺地寻摸到我们宿舍,二话不说把我放在桌子上的一包米润拿了就走。

那晚,他们在隔壁宿舍吃着米润,欢快地滴茶,我的心仿佛在滴血。

大学住多人宿舍有一个好处,就是寒假回来舍友就会带上自己家乡的特产。河源的板栗,汕头的牛肉丸,揭阳的南糖,当然还有我的达濠米润。

学校的潮汕人很多,因此男生宿舍里基本上都有一套工夫茶具,而阳台是一个绝佳的滴茶胜地。11点熄灯后,借着微弱的灯光,大家围坐在一起,喝着工夫茶、吃着茶点、聊着心事,那是最妙不可言的时刻。

春分拜节后,家里又给我寄来了一包米润,但由于有了那次被“打劫”的经历,出于私心,我把米润用文件袋装好,压在了重重的书本之下,想着在哪个乡愁泛滥的夜晚,拿出来排解内心的孤寂。不曾想,记性不好的我这一放就是几个月。

0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问过身边很多朋友,他们当中有些人第一次出远门就是上大学。虽然很多大学有自发的同乡会,有操着相同口音的同乡人,然而还是阻挡不了思乡情结的萌生。

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思念的并非是家乡的亲人,而是家乡某一种食物、或者说某一种特别的味道。那种一时间想要又得不到的惆怅感、焦灼感,就成了所谓的乡愁。就拿米润来说,有时候在家吃半块都觉得腻,有时候出门在外,怀念的又是那个腻腻的味道。

记得有一个过节,我刚好在达濠,买了一些饼食准备给几个在外地工作的朋友寄去。

在快递柜台填单的时候,身边的两公婆突然吵起架来。

原来,他们的女儿正在梅州上大学,今天刚拜完节,两公婆就把拜好的东西要给女儿寄去,结果走得急,妈妈把女儿最爱吃的米润落在家里了。急性子的爸爸就数落了她几句,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就开始吵起来。

寄快递的人很多,吵架的场景着实不好看。我赶紧拿出袋子里的一包米润塞过去,借口自己刚好有多,送给他们了。

他们愣了一下,有点不好意思,非要给我钱,我说不用了。寄完东西,我赶紧又去买多一包米润寄走。

06

我现在的工作经常要出差,有时候实在吃不惯北方的饭食,就拿出手机看看微博、朋友圈里达濠朋友们发出来的美食,靠图充饥。

那天我正看着朋友“晒”米润的照片,来自山西的同事问我这是什么。我说,这是猪油糯米饼。

同事一脸愕然,似乎在问,“还有这样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