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起雪豹出没事件

2020年8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与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合作开展了与雪豹相关的研究,在贺兰山上安置了多台红外相机。今年5月,工作人员在查看相机储存卡时惊喜地发现:2020年9月22日凌晨,一台安放在海拔2800米高山草甸上的红外相机拍到了一只健康的成年雪豹。这是自从1954年之后近70年时间里,贺兰山再一次记录到雪豹,也是人们首次用红外相机在贺兰山拍到雪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贺兰山红外相机拍到雪豹

5月24日,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水务局的工作人员在巡河时,也意外拍到一只穿越道路的雪豹。这是继2020年初科研人员用红外相机在肃南县拍到4只雪豹“同框”的画面后,人们再一次在肃南县拍到雪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工作人员巡河时拍到雪豹

5月26日,据央视新闻报道,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近期在回收36台红外相机时,发现在2021年1月到4月期间,红外相机共拍到7段雪豹出没的视频。拍到的雪豹是一只成年雪豹,既有白天活动的画面,也有夜间觅食的画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兰山雪豹半个多世纪后重现、甘肃肃南再次拍到雪豹、甘肃尕海则岔保护区连续拍到雪豹,反映了这些地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相比于近期的豹子出逃、老虎伤人,这几起“雪豹出没”事件无疑是令人开心的事情。许多雪豹爱好者也因此备受鼓舞,认为雪豹的数量正在慢慢增多,雪豹正一步步远离灭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月份受伤的雪豹“凌蜇”经救助后放归野外

不过,我们不能对雪豹的处境太乐观,它们是否正在远离灭绝还不能下定论。根据近日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一份报告,在科学界针对雪豹100多年的研究中,研究工作仅仅覆盖了雪豹栖息地面积的22%,另有78%的栖息地没有得到研究。世界自然基金会认为,我们对雪豹生存状况的认识远远不够,研究数据的缺乏会严重妨碍对雪豹生存状况的判断以及对雪豹的保护

神秘的“雪山幽灵”

雪豹分布在亚洲中部的高山上,是这些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物种。由于行动诡秘,善于伪装,雪豹被人称为“雪山幽灵”。早在1775年,科学界就对雪豹进行了命名,然而由于雪豹所处的寒冷、缺氧、崎岖的高原阻碍了人们探索的脚步,在接下来近200年的时间里,人们对雪豹的了解非常有限。“只见雪豹皮,不见雪豹”是许多地方的真实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发现雪豹并不容易

直到1971年,美国动物学家兼摄影师乔治·夏勒才代表人类在尼泊尔首次拍到雪豹的照片,揭开了“雪山幽灵”的神秘面纱。从那以后,科学家们对雪豹这个美丽而又独特的物种兴趣大增,对雪豹的研究和调查开始增多。

那时候,由于科技还不太发达,想追踪到雪豹并非易事。1986年,在等待了561天后,南非生物学家罗德尼·杰克逊和他的妻子达拉·希拉德终于凭借一台巧妙设置的陷阱相机在尼泊尔的一处山谷上拍到雪豹的照片。这是人类首次用陷阱相机拍到野生雪豹,更重要的是,它为科学家提供了一种调查并估算雪豹这类神秘动物种群数量的思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986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

对雪豹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21世纪前20年里。这时候,各种登山设备、拍摄设备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尽管如此,想在野外见到雪豹也很不容易。2006年,我国动物学家马鸣教授率领一支科考队来到新疆调查雪豹。在历经两个多月无比艰难的考察之后,科考队终于用红外相机拍到了雪豹的照片。这是科学界首次在中国境内拍到雪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中国境内首次拍到雪豹

近十年来,随着监测技术的提升,人们拍到雪豹的机会显著增多,雪豹也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和普及进入公众视野。但我们需要清楚的是,拍到雪豹不一定意味着雪豹的数量增多——或许它们一直都在那里生活,只不过之前没有拍到而已。

当然,拍到雪豹机会增多只是相对的,和其他大型猫科动物相比,发现雪豹依然很困难。人们每一次拍到野生雪豹,就如本文开头提到的几起雪豹出没事件,都会成为新闻,引发一场小轰动。

对雪豹的研究远远不够

雪豹分布在亚洲的12个国家,分别是中国、蒙古、俄罗斯、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调查显示,雪豹的总栖息地面积约177.6万平方千米,其中中国就有110万平方千米,占总数的6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904—2020年与雪豹有关的科研论文数量

世界自然基金会分析了1904—2020年100多年间关于雪豹的研究成果,结果发现:针对雪豹的研究课题大多是生态学方面的;177.6万平方千米的雪豹栖息地中,科研人员只研究了其中的大约39.5万平方千米,比例仅约为22%。

而这39.5万平方千米的栖息地,并不是每一处都进行了长期研究,实际上数年来对雪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4个热点地区:印度赫米斯国家公园、印度斯普提奇山谷、尼泊尔安纳普尔纳保护区和蒙古托斯特山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印度赫米斯国家公园拍摄雪豹的科研人员和摄影师

按照研究面积的多少,排名前4位的分别是中国(27.1万平方千米)、印度(3万平方千米)、尼泊尔(2.2万平方千米)、蒙古(2.1万平方千米)。而按照研究面积占各国雪豹栖息地面积的比例,排名前4位的分别是尼泊尔(74%)、印度(40%)、乌兹别克斯坦(39%)、中国和俄罗斯(各25%)。在与雪豹相关的科学论文数量方面,尼泊尔也领先于印度和中国,而且尼泊尔对雪豹的研究更全面,涉及生态学、气候变化、人与野生动物的冲突、保护措施等各个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尼泊尔高山上的一只雪豹

这些数据表明,人们对雪豹的研究远远不够。而作为雪豹第一大国的中国,对雪豹的研究也不算多。比如,据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该保护区目前有多少雪豹还是未知数,需要进行更多的调查。其实许多保护区都存在类似的情况。科研人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雪豹的数量有多少?

这份报告另一个值得引起人们注意的问题是,在估算雪豹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方面,科研人员仅调查了5.14万平方千米不到雪豹总栖息地面积的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俄罗斯生物学家在山顶布置红外相机

调查雪豹的种群数量,研究人员主要采取的方式是陷阱相机调查法,有时也会运用遗传分析技术。关于雪豹的总数量,研究人员有不同的估计值,如4000—6500只,4678—8475只,也有说只剩4000只左右,世界自然基金会在这份报告中说“雪豹不足6400只”……这些数据的范围都较大,归根结底是被调查的栖息地面积占总栖息地面积的比例太低,仅有3%,导致数据的精确性较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尼泊尔生物学家收集雪豹的身体数据

但就算是这些不精确的数据,也得到过一些科学家的质疑。2020年,瑞典生物学家厄扬·约翰森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该研究团队发现,受拍摄角度、光线强弱、雪豹在相机前出现的位置等因素影响,利用陷阱相机拍到的照片来识别不同雪豹,实际操作中非常困难,很容易重复计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夜间标记领地的雪豹

比如,一台陷阱相机拍到了雪豹左侧,另一台拍到了其右侧,研究人员就可能把1只雪豹当成2只雪豹(雪豹左右两侧的花纹不同)。这项以圈养雪豹的照片为样本的研究显示,雪豹的统计值要比实际值大约高估3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通过辨别雪豹的花纹来识别不同个体并不容易

如果野生雪豹种群数量也因重复计数被大大高估,那么对雪豹的保护工作是十分不利的,目前采取的一些保护措施是否有效也将难以定论。

雪豹保护面临的问题

根据各国学者对雪豹的研究,目前雪豹保护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受保护的栖息地面积较少,栖息地退化,偷猎,人与雪豹的冲突,气候变化,等等。

雪豹的领地面积较大,雌性达100平方千米,雄性可超过200平方千米。目前,只有14%—19%的雪豹栖息地受到有效保护,而且保护区的面积普遍较小,有大约40%的保护区,面积竟然满足不了一只成年雪豹对领地的需求。这就意味着雪豹受保护的力度十分有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偷猎和报复性猎杀给雪豹带来了很大威胁。据统计,每年有221-450只雪豹被人杀死,也就是说每天就有一只雪豹惨遭人类毒手。其中,55%是由于人类对雪豹捕食牲畜的行为不满导致的。当雪豹捕食家畜后,牧民就可能因一时愤怒报复雪豹,在政府补偿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这种现象更容易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雪豹捕食羊

而雪豹捕食家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方面是因为人类对肉食的需求增多,牧群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导致一些高原地区的草场退化,野生有蹄类动物减少,雪豹的猎物减少。当雪豹在野外难以捕捉到猎物时,就可能捕食家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雪豹在猎物旁边休息

另外,气候变化也在影响着雪豹的未来。目前,只有35%的雪豹栖息地未受到气候变化的较大影响,是较为稳定的栖息地。预计到了2070年,由于气候变化,雪豹的栖息地将减少8%—23%,而且破碎化将越来越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雪豹妈妈在悬崖峭壁上抚养幼崽

因此,整体上看,雪豹的生存状况并不是很乐观。世界自然基金会建议,科学界要对雪豹进行更多、更全面的研究,掌握更多的数据,才能制定更好的保护措施。在这个人类主导的地球,如何让人类和雪豹共享栖息地、和谐共存,也会成为以后研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