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综艺节目热度不减,经常活跃在各大话题榜上。

慢慢的,单纯的娱乐综艺已经满足不了广大观众的“胃口”,寻求跨界合作、反串表演成为综艺节目的主流。

综艺的“火”也烧向了体育界,“体育+综艺”模式应运而生。

1 体育+综艺更具有想象空间

提起体育营销,受众首先想到的是体育赛事赞助或体育明星代言等传统形式。

01 体育与综艺的融合趋势

然而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这样的营销手段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全球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对于这种稀缺资源的争夺,一直相当激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奥尼尔与郑凯参加综艺

其次,85后到95后人群已逐渐成为消费主体,他们的思想更开放,参与感更强。

更喜欢新鲜感和刺激感的营销活动,因此,一种新的体育营销模式正在逐步形成---体育营销娱乐化。

首先,体育营销综艺化模式大大改变了体育营销以往单一覆盖运动人群的弊端,覆盖面更广,影响到的人群更丰富。

其次,与单一的体育赛事相比,体育综艺化营销可以根据节目周期和节目特点。

多维度设置营销内容和方式,其影响力随着节目的延续,会逐渐增强,对品牌的传播时间更持久。

02 体娱结合引发各自粉丝效应

除了热血养成的过程,竞技体育的不确定性也是体育综艺的看点之一。

真人秀节目一般都有剧本和大纲,体育综艺固然也有剧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女排录制综艺

但竞技体育的魅力之一便在于结果的不可预测,比赛过程悬念迭起,观众情绪也随之跌宕起伏,节目效果十足。

但如果完全放任比赛进程发展,实力悬殊又会造成结果没有悬念,这就需要“剧本”杠杆发挥作用。

文体不分家,不管是娱乐明星还是体育明星,大家更多的都是通过屏幕来向观众展现背后的力量。

自身粉丝会比一般用户更高度配合品牌方的活动,从而达到更大的宣传效果。

与此同时,粉丝群体尤其愿意为明星代言和同款支付品牌溢价。

流量时代造就了流量明星,流量明星继而引起粉丝经济。

因为明星的强大粉丝团队,会让他们获得更好的资源和人气,以及明星和产品绑定的情况下实现产品变现。

目前,不管是娱乐行业和影视行业,明星本身就具备美丽大方,气质佳的良好形象。

对于大众群体来说,明星的形象也是受到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毕竟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

我们对于明星的第一印象通常一般来说,从影视开始的。

我们认识成龙,不是因为他做了什么公益事业,而是看了他的电影,他在影视中专业的表演业务能力,也是受到大众认可的。

因此,大家对成龙的好感,带有强烈的民族情感。

对于企业而言,明星效应又代表什么呢?

大概是指所有企业的每一种产品为了追求市场的最大效益,盈利最大化,以此为目的,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邀请当红明星来出席或代言自身产品,从而获得大众喜爱与支持来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并且达到产品盈利的一种营销战略方式。

对于用娱乐的方式推广体育,现在每个人对于体育的关注度没那么高是因为他们不是特别的了解。通过参加一些综艺节目,可以得到更多的曝光度。

2 如何做好体娱内核、传递体育精神

据麻雀君不完全统计,内地“体育+综艺”节目已经超过二十个。

有篮球类竞技节目《这就是灌篮》《我要打篮球》;有足球类真人秀《一起足球吧》《遇见足球城》。

有小众运动类节目《星跳水立方》《跨界冰雪王》;有关于奥运的《来吧!冠军》;也有明星跨界类《超新星运动会》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体育和综艺结合起来,传播体育精神和正能量,这也是推动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很好的一个点。

01 体育+娱乐,换一种方式传递体育精神

比起传统的赛事转播,运动类综艺节目运用明星效应、综艺手法,吸引了更广的受众群体。

通过趣味性极强的比拼来普及体育规则、知识,最终通过运动员和明星们的采访感悟或配合过程、故事分享等。

看到可贵的体育精神,如团队合作、坚持不懈等。

相比综艺节目的绝对娱乐性,竞技的环节和体育的主题也起到了一定的教育及引导作用。

02 寻求节目与观众的共鸣讲好人与体育的故事

其实,与绝大多数的垂直类节目一样,体娱综艺也面临着两个大难题,第一是如何把垂直领域与做节目融合好,第二是如何把优质的垂直领域内容带出圈。

对于体娱综艺来说,这一类型节目之所以能够受到追捧,最为根本的就是把握住真正热爱的那群人。

让这一类型节目与这一类型的受众相匹配,并且产生情感共振,自然而然关注度和热度也就都会上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超新星运动会现场

人与体育之间,因为机缘巧合抑或是职业训练,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情愫。

而做节目的时候,只要能够把这样的情绪表达出来,并且用一种观众容易感知的方式,往往就会事半功倍。

众所周知,体育往往是专业的,而综艺是娱乐的;体育的受众以男性为主,而各大平台的综艺受众都是以女性为主。

所以,受限于二者体质和受众的不相容性,大部分制作团队在这条路上很难找到一个平衡。

现在体育真人秀一般是体育、娱乐明星搭配的形式,对参与节目的娱乐明星有非同一般的半体育半专业要求,因此在参与选手的选择上有一定难度。

而体育明星综艺感普遍不高,并且参加真人秀的大部分是退役的体育明星,收视号召力相对有限。

但有些特定的项目,如街头篮球,本身娱乐性很强,可以有足够的空间探索各种娱乐化的设定。

体育性和综艺性的结合是最大难点。

体育本来就是比较“高冷”和专业的活动,也就导致了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参与,而综艺是比较亲民的节目类型,娱乐为主。

要把两者结合在一起,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比较难,纯粹的做一个体育类的综艺节目会少了娱乐消遣的成分在里面。

较难让大众接受,若做一个以综艺为主的体育节目,则少了专业、严谨在其中,虽能让观众接纳,但是也会让节目做得和体育本身违背。

因此,体育综艺节目首先还是需要有一个让观众关注的热点,比如奥运、世界杯等。

然后加入明星、名嘴来添加娱乐综艺的效果,太过专业度高的体育项目,不适合作为综艺节目的元素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体育性和综艺性需要有一个较好的结合平衡,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尽管体育真人秀节目难出“爆款”节目,但是如果抓住了观众的口味,还是有机会。

对于基于传统体育项目的综艺节目,突破的关键在于对主角性格、故事的挖掘,打话题牌,而不是一味强调节目环节娱乐化设定。麻雀君认为。

任何营销行为最终都要落脚于消费,相比较之下,娱乐消费更注重于线下。

而体育消费的形式更为多样,线上的比重会大一些,但是线下依然是核心。

回归线下,辅以互联网的传播效应,才能全面带动体育消费。

体育和娱乐在IP层面的融合可以充分发挥各自IP的营销特点,体育IP可以借助娱乐丰富线下渠道,而娱乐IP可以吸收体育IP的高参与度和高关注度。

营销创新关键在于形式上的创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沉浸式营销,这是营销进阶的关键,应该也是未来的主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