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路三里庄交通岗西北角原来那个纪检委办公楼和南侧的一排建筑已经拆掉了,正式作为南林子小学新教学楼的建设用地,20多年没回过母校了,看到这个勾起了我的很多回忆......

南林子小学航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林子小学航拍

我是91年进入辽阳市南林子小学学前班的,当时的学前班有个响亮的名字--育红班。92年正式进入小学阶段。学校操场是板油路,教学楼到大门中间整齐地画着3条断续白线,所有学生上学、放学都要沿着这3根白线走,否则会被扣分。

学校东南角的户外厕所是我记忆最为深刻的建筑之一。当然,现在这个建筑已经没有了。厕所内部都是汤汤水水的,需要学校老师经常洒石灰用来消毒和对地面干燥。厕所内部空中有苍蝇在飞,地面有白色蠕动虫子,这种虫子我们叫做蛆。如果没记错的话,学校南墙有一排可以停放自行车的车棚。

学校现在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校现在的样子

刚上学的时候我们是带盒饭的,不知道还有多少同学能记得这个过程。早上家里大人把饭菜放到铝饭盒里,然后上学交给老师,饭盒上写上班级和姓名,由老师统一送到锅炉房。中午的时候锅炉房统一将饭盒用蒸汽加热,然后各班级领回吃饭。午饭这种吃法持续的时间不长,不记得是学校改变了方法,还是中午我有人接送回家吃饭的缘故。总之,在上了二年级之后就没再这样吃过饭了。

原来我们打扫卫生的时候垃圾是可以通过楼道里的通道直接扔下去的,楼梯的半层处都有扔垃圾的口,很多八九十年的老住宅也是这种设计,在我印象中有一次不知道是谁往里面扔进去了火种,整个垃圾堆冒起了浓烟,浓烟顺着垃圾通道蔓延到所有楼层,那年好像我上四年级。在这之后也不知道何时起这个扔垃圾的口就被焊死了,不再使用。

当时我们学校的窗户还是木质结构的,墙面下部是绿色的,上面是白色的,墙面下面的踢脚线部位(也可能叫裙围)是红色的,地面是水磨石的。每周五学校要举行全校的大扫除。当时的我们真的是自己动手大扫除,窗户上的玻璃、墙面、门框、窗框,甚至暖气片都要擦的一点灰尘没有。

播放幻灯片的设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播放幻灯片的设备

教室里黑板是不分层的,只有整整的一大块。教学过程中没有任何多媒体设备,有时上公开课老师会使用一种叫做幻灯片的机器进行教学,那种幻灯片是真的幻灯片。需要提前将需要显示的东西画到一张透明塑料纸上,或者使用教材配套的幻灯片,然后通过机器下面的灯泡和上面的反射镜将幻灯片上的东西投射到白布上。做口算练习时,老师会拿着一个40厘米左右的长方形小黑板,在上面写上算式让学生来抢答。当时复印技术很不发达,而且成本很高。我们使用的卷纸是老师使用油印滚刷一张张印出来的。

印刷卷子的油印印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刷卷子的油印印刷

学生的学习负担是真的不重,记得当时我们政府提出了一个叫做素质教育的口号,并且以减轻学生负担为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自己的孩子也上了小学,当年的减负看起来真的是越减越重了。

学校门口当时有很多小卖店,手里有点零花钱就会拿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便宜点的有跳绳、小浣熊、弹力球之类的,一般都是一块钱左右。还有很多扣奖的东西,一个一个小格子里放着不同的纸条,扣开覆盖的纸,拿出纸条就可以知道中了几等奖。小卖店的冷冰冰大袋的3毛,小袋的2毛,绝对是学生最常喝的饮料没有之一。学校对面是辽阳有名的狗肉冷面馆一条街,但我从来没有去吃过。5毛钱一局的台球倒是偶尔会去玩几把。台球案子都是室外的,遇到下雨会用篷布盖起来。

冷冰冰饮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冷冰冰饮料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20多年过去了。曾经稚嫩的80后也变成了中年油腻大叔。80后的你还能记住多少当年的事情呢?留言里说说吧,咱们一起去回忆那段回不去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