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大市民朋友们:

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直接关系人类自身的命运。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依然必须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只有在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中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们每个社会成员既有享受良好生态环境的权力,也有参与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义务。今年6月5日是第50个环境日,国家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进一步促进环境保护公众参与,使每名社会成员更加自觉地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我们特发出以下倡议:

旨在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坚定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1、关注生态环境。关注环境质量、自然生态和能源资源状况,了解政府和企业发布的生态环境信息,学习生态环境科学、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健康风险防范等方面知识,树立良好的生态价值观,提升自身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

2、践行绿色消费。优先选择绿色产品,尽量购买耐用品,少购买使用一次性用品和过度包装商品,不跟风购买更新换代快的电子产品,外出自带购物袋、水杯等,闲置物品改造利用或交流捐赠。及时关闭电器电源,多走楼梯少乘电梯,人走关灯,一水多用,节约用纸,按需点餐不浪费。

3、选择低碳出行。优先步行、骑行或公共交通出行,多使用共享交通工具,家庭用车优先选择新能源汽车或节能型汽车。

4、分类投放垃圾。学习并掌握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知识,按标志单独投放有害垃圾,分类投放其他生活垃圾,不乱扔、乱放。

5、减少污染产生。杜绝露天焚烧垃圾、秸秆,少烧散煤,抵制露天烧烤,减少油烟排放,少用化学洗涤剂,少用化肥农药,避免噪声扰民。

6、参加环保实践。积极传播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理念,参加各类环保志愿服务活动,主动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建议。

7、参与监督举报。遵守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义务,积极参与和监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劝阻、制止或通过“12369”平台举报破坏生态环境及影响公众健康的行为。

8、共建美丽中国。坚持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与工作方式,自觉做生态环境保护的倡导者、行动者、示范者,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