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了一个网络热词,“躺平”。我发现得很早吧,因为时常逛贴吧,看到了那个帖子,躺平即是正义。想写点什么,却一直没能写,一个原因是思考,另一个也是最近没什么时间。
“躺平”是什么呢,先说一下。精神上的消极,不存在向往与期盼,工作中的浑浑噩噩,没有奋斗的动力,没有朝气。物质上的无欲无望,减少消费,吃饱就好。总结就是佛系的生活,过去的和尚就是如此。青灯常伴,不结婚,不生子,一辈子住寺庙,不买房。
所以说“躺平”自古就有,而先前我去的隐居吧也是如此,隐居的生活中自给自足,种田,或者吃些野菜,河水中的田螺,鱼之类的。然后通过自媒体或者是游戏,有一定的收入来源,不啃老,每天睡到自然醒,不上班,不看人脸色,无欲无求,没有思想负担,也是一种“躺平”。
而真正让“躺平”火起来的还是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的一句话,引起了大战。许多自媒体人也纷纷下场加入战斗。他的原话是这样的:“难道我们现在指望的是房价很低,工作到处随便找,然后一点压力也没有,然后只要喜欢的女孩,一追求就同意?不会这样吧!”
他的出发点也许是好的,想唤醒年轻人的朝气,让年轻人努力奋斗,但是却也刺痛了很大一部分人,因为他不了解当代的年轻人。年轻人在大城市买房承担一个月两三万的房贷,不少人觉得不可思议,毕竟家庭收入的一年税后五六十万才能扛得住这房贷,问题是没这收入你买啥一线城市的房产啊?
接下来咱们聊聊为什么选择躺平,为什么会有大部分人认同并且选择了去隐居。
隐居的田园生活还是不错的,看看五柳先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古代为什么好多人去做和尚?因为管吃管住。所以那时候大部分穷苦人家的孩子,会把孩子送去寺庙。而如今穷苦人家的孩子不能去寺庙了,只能通过努力,去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
而如今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衣食住行”可以很简单,也可以难到一个人一辈子都不能完成。简单就是去躺平了,难就是买房买车了。随着房价的不断提高,加之如今很多女孩结婚的要求都是住楼房,还要带电梯的。而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无依无靠的话,拿什么来付出那几十万呢?
父母辛苦一辈子给子女买了房子,结了婚。而婚后的自己又在重复着上一辈的事情。
当然有少部分人,他们出自名校,毕业后就是月薪几万的,还有一些通过网络,做到了。但是这种十个人里面又能出几个呢?大部分还是重复着上辈人的生活,想要富起来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积累的。
很多人不想如此生活,所以选择了躺平,选择了隐居,生活可以比作一杯水,杯子的华丽是否可以说是出身呢?但无论出身,杯子里的水都是清澈透明,无色无味的,任何人都没有区别。有的人选择加糖,有的人选择加盐,而有的人选择什么都不加,就是一杯清水。躺平的是否就是那一杯清水呢?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还在努力奋斗呢?也来说说吧。
一个重要的原因,“孝”。每一个能去想着躺平的人,他们一定不是没有接受过教育的。或许有人认为不给父母添麻烦就是“孝”,而事实不是如此,是要完成一些父母所期盼的事情,他们那代人的努力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自己的子女。
当你看到父母慢慢地变老,却还在操心着你的人生大事,你是否会感觉到些许的难过呢?大部分人厌倦父母的唠叨,可除了父母还有人唠叨你吗?
另一个原因就是人总会有些理想,抱负。有些人努力不是为了挣钱,而是因为理想,信念。举些伟大的人的例子吧,虽已故去,但是他们的事迹写在了书本里,留在了我们的精神世界里。(却很少出现在试卷上)从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到为加强国防建设,夫妻二人多年未见,直到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了。再到解决温饱,从亩产300,到500,到800,最终达到1149.02。他们为的都是什么啊,是理想。
年轻人不能没有理想,更不能没有信念。
本文由悸心原创,欢迎关注,看更多!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