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丰富同学们的知识,拓宽知识面,引起同学们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6月3日,由双流区民政局支持的“小善叔叔信箱”公益项目在双流实验小学展开了“小善叔叔一堂课——趣味数学”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同学们前期来信中,多次提到数学学习方面的困难,比如“数学好难哦,小善叔叔可以分享一下学习数学的经验吗?”“数学公式太难了!”“小善叔叔,怎样可以让我爱上数学?”“我这次考试数学没有考好,有点难过。”等等。为此,小善叔叔信箱项目组邀请了四川师范大学数学与科学学院的陈炳阳、何佳玲、王心雨、杨颖4位志愿者,前往双流实验小学二年级3个班,为160多名同学开展了一堂趣味数学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张张生动有趣的图片,一个个小巧精美的鲁班锁,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不少同学整节课都全神贯注地参与互动。小善叔叔志愿者们运用数字游戏引发孩子们对课堂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趣味数学知识讲解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自四川师范大学数学与科学学院的小善叔叔志愿者们,以圆周率π的由来激起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并通过自己亲自测量佐证数据,发现数学的魅力。通过游戏火柴问题的探索和数字爆炸,锻炼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让孩子们从被动接受数学到主动学习数学,不断探寻学习数学目的的多元性,提升认知,教会了孩子们不要僵化思维,学会主动思考,爱上数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们在“小善叔叔一堂课反馈表”上写道:“学会了圆周率π的写法,很开心。”“学会了圆怎么测量。”“老师,我好喜欢这节有趣的数学课。”“我们学到了更多的知识。”等等。

志愿者表示,将努力通过“小善叔叔一堂课”找到帮助孩子们学习的快乐,帮助他们了解数学的魅力,激起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改变“数学无聊”这样的认知,陪伴他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