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鄱阳旅游,看到烟波浩渺的鄱阳湖,经过高家岭镇龙岭村,没想到这儿却是辣椒村,家家户户种辣椒。七旬老人采摘1天赚80元。游客以为余干辣椒,花20元买5斤,平常爱吃的“辣椒小王子”,原来产地在这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龙岭辣椒村,七旬老人采摘1天80元

旅游,对我来说,不只只是看著名的景点,而有些乡村,依然是我驻足的地方。鄱阳龙岭村,就是此行的其中一站。道路两旁的蔬菜大棚,吸引了我的注意。走进去看一看,有几个人在采摘辣椒,原来是辣椒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象中辣椒树苗,是一棵一棵有间距的;而这里,却匍匐在地面,与杂草相伴,连成一片,如果没蹲下来,真看不到它藏在哪里。原来植物也低调,低到尘埃里,让人看不到它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位采摘大妈翻开辣椒树时,哇,树上长了很多小辣椒,密密麻麻的。大妈动作麻利,摘下放在塑料桶里。“怎么这么小就摘了呀,有点像余干辣椒?” 我们有点疑惑,大妈却说,就长这么小,已经成熟了,再不摘就老了,这是龙岭小辣椒,与余干辣椒一样好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让我想起中午吃的一盘辣椒炒肉,辣味、鲜味、香味,融合在一起,让人回味无穷。问店老板是不是余干辣椒这么好吃?他说,鄱阳本地的龙岭小辣椒。看来辣椒也有长相相似的地方,余干辣椒与鄱阳龙岭小辣椒,如同姐妹花,开在鄱湖大地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问大妈摘辣椒一天多少钱时,大妈告诉我们,“80元,摘辣椒不太累,我71岁,做了3年”。真不敢相信眼前的大妈竟是年过七旬的老人,仍然在工作在赚钱。老人姓张,家住龙岭村,孙子已经上中学,每天老伴接送她上班。她说,在家闲不住,出来做做事,更舒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午的3点,大棚还是有点闷热,采摘的人员,都是穿长袖,长裤,戴帽子,防虫防晒。老人说,夏天太热时,早晨6点左右上班,中午在家休息会,下午两点半以后再到大棚。一天采摘8—10小时,一个月赚1600元左右。老人赚点钱,也挺辛苦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另一采摘工汪大姐,读初中的孙子接她上下班。今年60岁,家住庆庄村,原来在垦殖场上班,退休后有2000多元的工资,加上采摘1600元左右,一个月收入近4000元。在消费不高的乡村,是否也属于高收入人群?但人家靠的是勤劳的双手。

采摘工,年龄在50-—70岁之间。龙岭村,年轻人出去创业,老年人在守家,家乡打工。年轻与年老,一起努力,过上幸福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么勤快的奶奶与大妈呀,当我们认为60岁退休后,可以在家颐享天年时,龙岭村的奶奶、大妈们,带大孙子孙女后,又坚持家门口上班,既照顾到家庭,又能赚钱补贴家用,虽然辛苦但很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好酒不怕巷子深,好椒不愁没顾客

在辣椒蔬菜大棚里,看到一位大叔,他就是张技术员,负责大棚种植的技术指导。他告诉我,这些大棚,是鄱阳县蔬香园种养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有10个分社,龙岭村就是其中之一。村民自筹资金建大棚,土地流转整合,收益共享。2000年开始种大棚辣椒,一个小村种了10多亩,属于辣椒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蔬菜大棚,1.5亩地,产量2000-3000斤。产量多,那销路呢,是否村民拿到市场去卖?他告诉我们,龙岭小辣椒,不愁卖,村民也不用上市场,只负责采摘、打包、发货。车辆每天在合作社等待,上午发余干,下午发南昌。好酒不怕巷子深,好椒不愁没顾客,品质决定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问技术员龙岭小辣椒价格时,是不是与余干小辣椒一样很贵?看什么季节,3月贵的时候60元1斤,4月40元,现在也就是6月份最便宜,4-5元,因为本地其他辣椒也上市了。记得过年时,买半斤这种辣椒花了30多元,比肉贵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贵有贵的理由,便宜有便宜的道理。龙岭小辣椒,采用“春提早、秋延后”进入百姓餐桌,早春,本地蔬菜还没开始种植,大棚里的小辣椒已经成熟,提前上市,而晚秋,等果爪蔬菜收获差不多时,小辣椒再次登场。“错峰上市”的原则,量少,市场需求多,物以稀为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都说“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怕不辣,江西人辣不怕”,江西与四川、湖南一样,对辣椒情有独钟,餐餐离不开,炒、炖、煎、烤等等,样样少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到余干辣椒,江西人的最爱,一碗余干辣椒炒肉,让人魂牵梦绕的下饭菜。倌子店吃饭,这道是必点的菜,香在唇齿,辣到味蕾。而处于同一冲积而成的鄱阳平原,龙岭小辣椒,同样皮薄、辣味适中、肉质细嫩,与余干辣椒一样,被誉为江西的“辣椒王子”,成为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让人记忆犹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