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磊当选战菲律宾全场最佳

有人说,中国球员留洋的意义在哪?这里我用武磊与菲律宾球员的这一次对抗来回答。

去西班牙踢球之前,身体对抗一直是武磊的弱项。最明显的就是冲击2018年世界杯,与叙利亚的比赛最后时刻,武磊选择打门而不是护球,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身体不足以对抗叙利亚球员,如果护球,很可能丢球进而造成对手反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磊与菲律宾球员对抗完胜

我们无从知道武磊在西班牙人都经历了什么样的训练,也无从知道他在场上究竟吃了多少明亏暗亏才练出来了今天的对抗能力,但,他真真实实地告诉了不懂球的球迷们,我们与欧洲国家的实力究竟差多少。

再往前数,蒿俊闵去沙尔克04踢球前,身体对抗也不算强项,但是经历了德甲的磨练,再次回到国内的蒿俊闵,敢拿球突破,敢身体对抗,这样的经历,使蒿俊闵受益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蒿俊闵留洋德甲使他至今受益

另一个留洋德甲的张稀哲,一度被球迷调侃为“饮水机管理员”“销售型中场”,在国安刚出道时,虽然技术细腻,但身体对抗弱的毛病,连国安球迷有时都忍不住吐槽。而经历了半年0登场机会的狼堡留洋后,再回到中超的张稀哲在身体对抗中一点也不落下风。

时至今日,张稀哲已经从德甲回来已经6年,在中超弱对抗的环境下,张稀哲的对抗属性也在一点点减弱。对阵菲律宾的灾难表现,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身体对抗处于劣势,他无法选择最舒服的踢球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稀哲与菲律宾球员对抗落于下风

我一直认为,我们与欧美足球强国的差距,不是场上的11名球员,而是整个生产高水平球员的流水线机制,相反,场上的那些球员,是我们当前球员生产机制下,造就的最好的一群球员。

所以,如果我们的环境无法为球员提供好的成长环境,那么让球员们走出去,搭上欧美足球强国培养体系的快车,是最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