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 实录(一)
下载视频,请加文末投稿微信
相关网课: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百年孤独》节选,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创作这部小说的作家,马尔克斯。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2014)哥伦比亚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家,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47年考入波哥大学攻读法律,1948年进入报界。1967年出版《百年孤独》,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他重要作品有《枯枝败叶》《霍乱时期的爱情》。2014年4月17日在墨西哥病逝。在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中这样形容:“《百年孤独》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即围绕着马孔多的世界,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
今天这堂课,我们就先研习这本书的节选部分,思考这堂课的主问题,马孔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这个世界里的失眠症,失忆症具有怎样的意味?
同学们发现了吗?课文节选的这一部分,写的是马孔多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课文的第1句“马孔多变了样”是一句非常关键的句子,让我们聚焦课文中的马孔多之“变”,探究文本,梳理马孔多“变”之前的模样,和“变”之后的模样。
根据课文的开头部分,我们大致可以归纳出它的变化前与变化后的不同样貌他原本是个僻静的小村落,因外来者宣扬它土地肥美,位置优越,昔日僻静的小村落,很快变成了繁华的市镇,有了手工作坊店铺,开辟了永久商道,其他民族的人纷至沓来,阿拉伯人来了,吉普赛人又来了,他们带来了大型赌场,人性中的贪婪欲望与堕落,就有可能被激发,而对此人们是兴高采烈的表示欢迎。
或许仅仅用土地肥美,位置优越等词语还不足以形容马孔多,我们不妨把视线投注到整部小说的开头部分:“那时的马孔多是一个20户人家的村落,沿河岸排开,湍急的河水清澈见底,河床里的卵石洁白光滑,宛如史前巨蛋。世界新生伊始,许多事物还没有名字,提到的时候尚需用手指指点点。”“变”之前的马孔多,芦苇盖成的屋子,组成原始村落,又如史前巨蛋,这就是所谓的“太初有道,开辟鸿蒙”的原始状态,明显带有《圣经》中《创世纪》的色彩。一位吉普赛人又来了,“又”是一个频度副词,表明他们来的不止一次。
作为生活在现代文明中的我们,这些东西可谓司空见惯,但是在原始社会马孔多人们的眼中,该是多么稀罕,它们象征历史进程中新的科技和文明,象征马孔多受到现代科学的一次次冲击。我们具体看课文中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物件:从建村伊始就以声音欢快报时的群鸟,代之以家家户户各备一台音乐中,这些雕刻精美的木钟,是用金刚鹦鹉从阿拉伯人那里换来的,由何塞·阿尔卡迪奥·布恩迪亚统一校准,每隔半小时镇上便响起同一乐曲的欢快和谐,一道响起更是蔚为壮观,所有时钟分秒不差的同时奏响华尔兹。阿尔卡迪奥·布恩迪亚把时钟引进这个以鸟鸣报时的村落,以声音欢快报时的鸟鸣,被雕刻精美的时钟所取代,这个细节具有象征意义。原初的自然时间被打破了,原本丰富多彩多样化的与自然贴近的群鸟鸣叫报时法,被统一规整,分秒不差的机械时间所取代,现代化的机械工具时钟的到来,意味着原先的马孔多的时间观念发生了变化:原始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复始的自然时间被取代了,时钟的进入,象征着现代意义上的时间开始了,标志着马孔多从原始社会进入到现代社会。我们发现,新的时间开始之后,马孔多空间上的封闭性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原本空间的完整性必然被打破,并且再也回不去了,因为我们看到一个怪物来了。
这一场景是否让同学们想起了必修上册的《哦,香雪》这篇小说,对那列绿皮火车,台儿沟的香雪,凤娇们充满了期待,哪怕每天只是停留短暂的一分钟,但毕竟带来了外面文明现代生活的气息,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看看马尔克斯笔下,呼啸而来的黄色火车的到来,使得马孔多原先的空间的封闭性被彻底的打破了,火车以及快速撞不可遏制的呼啸而向着惊愕不已的马孔多人驶来。
此处火车象征着现代工业文明的野蛮入侵,在我们真实的历史进程中,从第1次工业革命,蒸汽火车投入使用,到1870年以后,电器时代的来临,大约要几百年的实践过程,但是这几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在百年孤独中的马孔多被高度的浓缩了。再回想一下小说刚开始时的马孔多,还是一个只有20户人家的村落,世界新生伊始,许多事物还没有名字,提到的时候尚需用手指指点点,此刻出现的火车,将为马孔多带来无数甜蜜与不幸,无数变化灾难与怀念。美国人用它的殖民文化掠夺压榨他们的生活,蜂拥而来的外来者,把马孔多闹了个天翻地覆,他们借助上帝的力量改变雨水的状况,缩短了庄稼成熟的时期,迁移了河道,但是他们所带来的并非仅仅是科学上的奇迹,更重要的还是社会文化上的偏见,他们带来了尊卑等级制和种族歧视,他们又在铁道的另一边,建立了一个市镇,整个街区都围上了很高的金属栅栏,活像一个硕大的电气化养鸡场。作者在描述中带着嘲弄和讽刺。
至此我们抓住了“变了样”这个关键词,勾连的课文和书开头的相关章节,对马孔多的今昔巨变,有了一定的认识,现代文明,注定要为马孔多带来无数疑窦与明证。
我们再看看课文,现代文明,还为马孔多、马孔多人带来了什么?随着11岁的孤儿丽贝卡的到来,带来了失眠症,比西塔西翁心中充满恐惧和难逃宿命的凄苦,他从那双眼睛里认出了威胁他们的疫病,正是这种疫病,逼得她和兄弟背井离乡,永远抛下了他们古老的王国,抛下了公主与王子的尊贵身份,就是失眠症。请同学们找找课文里不同的人对失眠症的不同的反应。
印第安姐弟俩是知道失眠症的厉害的,但反应也不同,何塞·阿尔卡迪奥·布恩迪亚和村民们的反应更是不同:
当我们信奉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这条快速发展的铁律时,我们惜时如金,拼命工作,但同时现代人对失眠症并不陌生,这种病是神经高度紧张长期兴奋亢奋的直接原因所造成的,是现代病的表现之一,现代人饱受其苦。马尔克思如此真实的写出了失眠症对马孔多人的巨大影响,多么富有现代的真实性。就算熟知各种草药药性的乌尔苏拉,也无法用原始的土办法,熬制出乌头汤来治愈这种现代病症。
那马孔多人如何对待疫情的传染?又如何对待失忆症?
请大家看PPT:
疫情的传染主要是通过饮食通过接触传播,只要严禁入口之物,那么就可防可控,众人决定用隔离的办法把失眠症限制在疫情区,在小镇内,这段文字也是符合现代医学,又如此的真实。这一幕似曾相识,面对失忆症,马孔多人又如何解决?这充分体现出马孔多居民和失忆症做斗争的决心和智慧,奥雷里亚诺聪明地想出了解决的法子,贴标签。但奥雷里亚诺的聪明还不仅于此,他还为名词详加注释。请大家看PPT:
就像记忆碎片末尾旁白所说的一样:相信世界不是我们想象出来的,相信我们所做的事都是有意义的,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记忆去确定自己的身份记忆,其实指的就是个人的过往,正是每个人独一无二的过往事迹,才确认了此人在世界上的存在与价值,倘若忘记过往寄情于自我幻想,失去对自我身份的确认,最终只会沦为行尸走肉,失去记忆这个细节也是有生活的真实性的。当我们失去记忆时,表现为失语症,失去的是对名词的记忆,典型的是失去对专有名词的记忆。当我们观察身边饱受阿尔兹海默症之苦的老人们,会发现他们率先失去的是对专有名词的言说,而坠入到记忆迷失的冰海。
小说以对日常生活如真似幻的书写,来展现了宏大的历史和现实,节选部分的结尾是这样的,就这样,人们继续在捉摸不定的现实中生活。只是一旦标签文字的意义也被遗忘,这般靠词语暂时维系的现实,终将一去不返,马孔多人不晓得失眠中的后果,印第安人是知道的他说出的是失眠症的危害,失眠症最可怕之处不在于让人毫无疲倦,不能入睡,而是会不可逆转的恶化到严重的境地:遗忘,也就是说,患者慢慢习惯了无眠的状况,就开始淡忘童年的身份记忆,继之以事物的名称和概念,最后是个人的身份,以至于失去了自我,沦为没有过往的白痴。
我们则进一步读出了集体失眠症意味着机体对于过往的迷失。孤独的马孔多在文明洪流的巨大冲击中狂欢、逃避、堕、落崩溃,最终消失。
马孔多是拉丁美洲世界的缩影,反映了拉美社会的现实和历史的变迁,作者意图告诉世人,失根的人,忘却了自己的路,失根的民族终将消亡。失去记忆这个细节也具有象征性,当我们淡忘童年的记忆,继之以事物的名称和概念,最后是个人的身份以至失去自我沦为没有过往的人,那就是现代人的空心人、稻草人,那就是迷茫,无根的一代。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尔克斯的笔触是多么的现代,其警示的不仅是拉丁美洲,而是全球各个民族与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之后,很有可能出现的危机。从失眠到失忆,马孔多的人们尝试寻求解药,但作者忍不住预言,如果连标签文字的意义也被遗忘,那就是失语症,那就是忘记一切,无可救药了。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得出了这样的认识,现代文明来临使得偏远闭塞又宁静的小村庄马孔多发生区别,原始自然的生活作息状态被打破,精神亢奋至极,马孔多陷入了全民狂欢,失眠症失眠症导致了失忆症,象征着跨入现代社会的人们,对来路的迷失,对去路的迷茫。
今天这堂课我们抓住了“马孔多变了样”这个具有历史转折点,转折意义的关键句,梳理了马孔多过去的模样和现在的区别;分析了失眠症失忆症的病灶,病因传播及后果;领会其折射出现代人的生存处境,艰难的命运,体会到现代文明带给马孔多人精神上巨大的冲击和隐患。
妙门轩的意义世界
投稿微信|miaomenxuan
交流群|妙门轩的美好世界
征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