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黄飞鸿系列是动作片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绝对称得上是一个大IP。

黄飞鸿系列分别是《黄飞鸿》《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黄飞鸿之狮王争霸》《黄飞鸿之王者之风》《黄飞鸿之龙城歼霸》《黄飞鸿之西域雄狮》,还有一部类似于番外的《黄飞鸿之铁鸡斗蜈蚣》。总结下来一共有七部,这七部中有五部都是李连杰主演,两部是赵文卓主演。抛开剧情,在动作上,我认为两人算是各有所长,李连杰有李连杰的经典,赵文卓有赵文卓的亮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我来讲,我看的这个系列的第一部其实是第四部,也就是赵文卓主演的《黄飞鸿之王者之风》。后来其他的几部陆续都看了,也觉得每一部都很精彩,但唯独这第一部始终让我有所偏爱,曾经我以为是先入为主的原因。但是后来我发现这一部跟其他的几部有着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

山河破碎,任你功夫再高,在时代洪流面前,却是那么渺小,那么无能为力。

都结合了时代背景,只有这一部最悲怆。

这一个大IP第一部记得不太清了,但是从第二部开始,电影中都将黄飞鸿的个人英雄跟时代做了关联:男儿当自强中的暗助孙中山,清除白莲教;狮王争霸中的阻止武林械斗,点醒李鸿章;王者之风中感叹百姓对知识的无知,挑战八国联军;龙城歼霸里面清除海盗,铁鸡斗蜈蚣里面清除做坏事得义和团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他几部让我印象最深的往往或是是精彩的打斗场面,或是诙谐幽默的情节台词,讲道理也都讲,但大多比较隐晦,比较点到为止。但是这一部从电影开始不久就暗示了时代的没落,人民的麻木。

百姓无知,报纸只能用来包东西,武馆的徒弟只为了吃饱饭

王者之风中第一次没了十三姨,多了十四姨。十四姨开了间报馆,即使赔钱但仍旧一直印刷,因为多看报可以增长见闻。黄飞鸿虽然不懂,但是仍帮十四姨推广——将报纸送给白眉派的赵师傅,赵师傅却道出无奈地现实:徒弟们来武馆都是为了学几招好混口饭吃,看报纸却实在是难为他们,因为他们识字的没有几个。从武馆出来,看到街上卖烧饼油条的直接用报纸当包装纸,连黄飞鸿也忍不住感叹,要增广见闻得先办学堂,百姓识字才能往下进一步发展,不然报纸只能用来包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国义士不分男女,面对强权也毫不畏惧

黄莲圣母创办了红灯教,打出扶清灭洋的称号。乱世之中巾帼不让须眉,一众女子也能干大事。面对红毛鬼的走狗,即使已经身中数枪,但仍挑眉怒骂。即使精神领袖被杀,但剩下的女子仍然同仇敌忾,扶清灭洋,亦是保家卫国。虽然她们曾不分青红皂白烧了洋人的医馆,但那个时候,家国大义早已盖过了小民的是非,入侵中国的列强也不配一众仙姑分清谁是否无辜。所以,即使是黄飞鸿,对她们也不会像对白莲教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弱,只能任人宰割

第一次的八国赛狮,我方出阵的是朝廷将军,副都统。甫一出场时是那样的意气风发,以金龙对战黄飞鸿的狮子,两者势均力敌,相谈甚欢。到了涿州校场,面对八国巨大的异形狮子,即使是龙,即使是八条龙对六个巨狮,也显得极是单薄弱小。一如当时风雨飘摇的清朝清,顶着东方文明古国的名头,内里却已经虚弱不堪,任将军如何拼命,也无法改变落败的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将军战死,临死前依然抓着黄飞鸿,叫他一定要报仇。这里报的那里是个人仇恨,更多的是国家的恨。

个人强不是强,阻挡不了历史的变迁

黄飞鸿是刚硬的,他敢带着几匹马就勇闯校场,他能在将军的灵堂写下血书挑战,他能带着队伍战胜八国的巨型怪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一路走来他极尽所能,却也透着无奈。他本是为了救洋人药房无辜的人,却被不分黑白的抓紧监牢,只因为他武功高强,就要被红毛鬼私下处决;

他能闯出联军的监牢,能闯红灯教总坛,能闯进校场,却依然无法救回将军副都统;

他嫉恶如仇,为了将军,他舞着狮子上灵堂,写下血书,以个人名义挑战八国。

他很强,能舞起来八十多斤的铜狮,在校场势如破竹。其他的人也各自发挥智慧,团结起来一一破处巨狮的攻势,最终取得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小群体终究是小群体,当他们为了一块牌子争得你死我活的时候,八国联军早已攻入京城,连皇帝都逃跑了。这个时候黄飞鸿才感觉到手上那个牌子的可笑。

“我们赢了这么块牌子,却输了整个江山。”

总结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系列电影中时代色彩最浓重的一部,个人的英雄在国家面前已经微不足道。抛开精彩分成的打斗,单就其背后的意义已经值得深思。最后黄飞鸿愤怒之下一腔怒火倾泻而出,打死走狗,打残克林德,亦可说是当时有志之士心中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