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左右的宝宝正是可爱的时候,刚学会走路不久,有的步伐还不稳,对走路这件事却很有激情,歪歪扭扭的也很喜欢练习走路。

不过很多宝宝在这个年龄段,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暴力”表现,经常陪伴孩子的妈妈成为了“受害者”,总是被宝宝打,而且手劲还挺大,让人忍不住想发火。

1岁宝宝总爱打妈妈?宝妈不要急着发火,“烦人”举动暗藏发育规律

网上接到一个宝妈的在线咨询,她最近很苦恼,13个月的女儿突然多了一个打妈妈的“爱好”,让她有些承受不来。

从女儿多多出生开始,这位宝妈就一直在家全职照顾女儿,平日里很黏妈妈,无论自己忙什么,女儿都在后面跟着,特别喜欢撒娇让妈妈抱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一段时间,张女士抱女儿的时候,女儿总是喜欢伸手打人,喜欢打妈妈的脸,而且下手没有轻重,别看孩子年纪小,打脸的力气却很大。

教育了几次也没见效果,张女士疼得想要发火,看到女儿那么小担心吓到她,只能忍着,又怕她养成“烦人”的坏习惯,很纠结。

实际上,对于1岁的宝宝来说,抓人、打人或者扔东西的行为,宝宝本意上并没有攻击性,这种“烦人”行为背后,反出了孩子发育的规律。

1岁宝宝变“暴力”总是打妈妈?背后原因很暖心

随着宝宝出生后,成长发育速度的加快,1岁宝宝已经有一定的探索能力,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宝妈的陪伴让宝宝更有安全感,对于妈妈情感上更加依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宝宝出现打妈妈的举动,并没有恶意,只是想跟你有一个亲密的互动,想要摸摸你。但1岁娃的手部精细动作发育还不完善,在“摸”的时候,通常会控制不好力道。

所以,宝妈不要急着跟宝宝发火,给他一段时间练习,掌握如何控制力道了,才能更准确的跟你表达亲近。

宝宝总喜欢打妈妈,是对妈妈的照顾表达“不满”,宝妈要多留心

1岁宝宝出现打妈妈的这种行为,除了表达亲近之外,还暗示了心理发育的变化,宝妈需要留心观察。

• 希望引起家长的关注,1岁多的宝宝语言能力有限,有些基本的需求还无法用语言准确的表达,可能用打妈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需要被关注,有的宝宝可能还会咬妈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宝宝进入“叛逆期”,2岁是宝宝第一个“叛逆期”,随着1岁左右自我意识的觉醒,宝宝开始尝试探索大人的“承受极限”,越是不让打妈妈,宝宝越是反复尝试,来观察你的反应。

如果你的宝宝是因为这两个原因打妈妈,就需要宝妈进行积极的引导了,以免影响宝宝的性格形成。

1岁宝宝喜欢打妈妈,家长要学会正确引导,学会“三步走”轻松解决

【第一步】明确告诉宝宝这是错误行为

家长不要总拿“孩子还小”当借口,1岁多的宝宝已经能够洞察大人的情绪了,如果宝宝让你觉得疼了,你要明确地告诉他,他这样做会让妈妈觉得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宝宝依旧打你,宝妈就要露出严肃的表情,让他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避免再出现这种错误行为。

【第二步】尝试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宝宝是因为心理需求没得到满足,出现大人的行为,宝妈可以带宝宝看动画、玩游戏,尝试转移宝宝的注意力,缓解他的暴躁情绪。

【第三步】表扬宝宝的正确行为,积极引导

家长一味地对宝宝严格教育会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形成,可以采用积极的引导方式,当宝宝做得对做得好的时候,宝妈表扬宝宝的正确行为,明确让他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让宝宝更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