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聊到商业地产,都绕不过疫情前和疫情后的对比。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9%,达到105221亿元,呈现恢复性较快增长。

增长的背后,除了消费者恢复消费之外,商场营销活动在疫情前后的频次也有明显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2019-2020年标杆商场各月份营销活动数量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2019-2020年标杆商场不同节庆营销活动数量对比

商场营销活动均超越疫情前同期水平。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理念不断升级,人们更多地开始向往精神层面上的享受,“体验式消费”的热度居高不下。

在这一背景下,艺术+商业的模式从各类传统购物中心经营模式中脱颖而出。商业地产开始关注互动式艺术元素在商业领域的价值,试图获取消费者的注意力,艺术与商业地产的跨界融合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01

数字化艺术+商业地产

满足地产与客户的共同需求

商业地产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选择数字化艺术作为“体验式消费”的形式呢?

商场、消费者和艺术本身都有他们各自的诉求。

1 商场的诉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体验者正在感受沉浸式艺术,脚下妙笔生花

商场的核心诉求就是引流。

想要引流,商场就要提供更多元化的娱乐休闲体验。数字化艺术的可以很好地提升客群的体验感,冲淡商业空间的功利性,塑造一个具有场所精神的公共空间,给消费者提供更加舒适、便利的娱乐生活体验。

2 消费者的诉求

随着新一代消费者文化水平的整体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商场需要提供更高层次的体验,才能刺激到他们的兴奋点。艺术性与文化内涵就是其中之一。

3 艺术的诉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Nipek x KNOTS创意的中庭作品—— Floating City(浮城)

对于艺术的普及和推广方面,只有那些面向大众、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才能打破艺术家和受众的界限,而商场的艺术体验提供了很好的转化桥梁。

总而言之,数字化艺术与商业的结合,并不仅是为商业空间内容的丰富和品味的提升——在商业不断艺术化的同时,艺术也借助商业项目成熟的营销体系,具有互动体验的形式,得以触及到更广大和多元的人群,从而更有效地实现其商业价值。

02

数字化艺术有助于商场品牌的建立

前面讲到,数字化互动艺术可以有效地满足多放诉求,下面一起来看看相关案例吧。

大悦城控股的大悦城就有多次这样的尝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体验者在光影长廊中与海豚互动

西安大悦城曾和时空旅行团TIME-SPACE TOUR合作,打造了沉浸式数字艺术互动展。

顾客在光影长廊中,可以沉浸式体验深海与星空,四季与花火,艺术家借助数字化的方式表达自然,方便体验者与之互动,享受并体验思考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体验者打卡光影长廊

在商业地产领域,大悦城以年轻中产、成熟中产为核心客群、以“年轻、时尚、潮流、品位”为品牌定位,这样的合作就和定位非常吻合。

很容易吸引到年轻朋友们到商场体验,满足了年轻一代的精神和社交打卡需求,同时也为艺术传播的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也对品牌文化的积累起到了很正向的作用。

西安大悦城选择艺术展与年轻群体拉近距离,而上海新天地则通过有趣的数字化艺术互动装置,来吸引顾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树之密语--传声筒

树之密语——Kokaistudios:柳树形态的装置其实是一个传声筒,顾客可以通过数根垂下的透明管道“柳枝”,将心底的秘密传递给枝条另一端的密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坛”城--迷宫

“坛”城:将顾客引入光与影交织的空间里穿梭。直径五米的圆形迷宫中,和小伙伴一起寻找出口的同时,也是在寻找童年的纯真回忆。

上海新天地设计节一共设置了26个装置展区,从新加入的新天地广场一直到湖滨道购物中心,有趣又貌美的装置霸屏三月的社交圈,这无疑是一次霸屏全城的品牌宣传活动。

03

商业地产是TOB 、TOC之间的桥梁

满足商铺的诉求

回归到商业地产的本质,商业地产是一个连接品牌商户(B端)和顾客群体(C端)的双边市场,这其中有场景、有用户,构建场景、引流、提升效率,可尝试的空间很大。

因此,如果能够和品牌商铺合作,一同打造数字化营销,能够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体验者在屏幕前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三个小伙伴的影子变成相应的迪士尼角色

例如,在纽约的某商场里,迪士尼借着自己的IP和大众对迪士尼角色的代入感,做了一场互动营销活动,为商场带来了巨大的引流,并且相关内容在短时间内被分享了390万次。

顾客只要走过这个定制的屏幕,顾客的影子就会变成特定的迪士尼角色,并且与顾客进行互动。跳舞、投篮、转圈圈都不在话下。

这个互动形式,吸引了男女老少几乎所有年龄层的参与,实现了品牌与商场的双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丝芙兰在三里屯太古里的旗舰店

在国内,丝芙兰则在三里屯太古里开了家数字化艺术旗舰店。

在店内空间的设计上,用环绕的LED屏,通过拓扑分形算法来结合数字仿真与虚拟现实技术打造的,巨幅数字艺术作品《算法百花》,来展现繁花盛放的景象。

丝芙兰还在店铺二楼入口处放置了一台AR拍摄装置,进店顾客能借助其与《算法百花》进行互动。人与花卉结合的影像在经过处理后,会被投屏到店铺外的LED屏中。

同样是品牌商家主导的营销活动,直接将店铺内的互动展现至店铺的外立面,也为商场引来了不少注意力。

小 结

艺术与商业地产的跨界融合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无论是对于商场还是对于品牌店铺来说,数字化营销的方式都有利于双方品牌的共赢。

商业地产作为一个品牌商户(B端)和顾客群体(C端)的桥梁,除了构建场景之外,其实在采集数据、提升效率等方面也是有极大空间大有可为的,有利于商场形成向上的营销闭环,真正实现数字化对商业地产的全面赋能。

欢迎关注 指挥家科技,了解更多关于 数字化多媒体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