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8年,也就是建兴(三国蜀汉末代皇帝刘禅年号)六年,蜀汉侍中马良的弟弟马谡在随诸葛亮率军北伐期间,因违背诸葛亮的作战部署,导致蜀汉军队丢失战略要地街亭,最终致使诸葛亮北伐无功而返。为严明军纪,诸葛亮回军后不顾大家的求情,坚持将马谡处斩,这就是我们熟知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700多年之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场景在陕北延安再次上演,场景中的诸葛亮是我们敬爱的毛主席,而马谡是当时战功赫赫、勇冠三军的革命功臣黄克功。下面我们就揭开历史的面纱,一起来了解一下发生于1937年的那段共产党“功过分明”、“从严治党”的正能量故事。

延安惊现红军高级将领枪杀漂亮女学生事件

延安惊现红军高级将领枪杀漂亮女学生事件

陕北延安跟甘肃的庆阳相邻,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到了十月份的时候,天气已经开始转凉,并且日夜温度相差较大,白天的温度有可能是二十几摄氏度,到了晚上就可能是几摄氏度了,总体来说十月份延安的夜晚还是相对比较凉的!1937年10月5日,跟延安的天气一样,延安陕北公学发生一件令人不寒而栗的事情:16岁的女学生刘茜一夜未归,之后校方在延河(延安市第二大河)岸边的一块大石头旁边找到了刘茜的尸体,当时的刘茜身中两枪,早已经死亡。随后校方将此恶性案件报告延安保卫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延安陕北公学学生刘茜

延安保卫处接到学校的报案后,立即派人排查线索,很快将犯罪嫌疑人锁定为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六大队大队长黄克功。延安保卫处当时依据的线索有两条:一条是来自刘茜同宿舍同学的反映,他们反映刘茜出事前的那天晚上,黄克功曾前去找刘茜,最后还约刘茜延河岸边聊天散步。另外一条来自黄克功警卫员的反映,警卫员反映黄克功最近形迹可疑,并且警卫员给他擦配枪的时候,发现他的配枪有刚发射未久的痕迹,另外在给他洗衣服的时候,发现衣服上有新鲜血迹。

在延安保卫处所得黄克功为犯罪嫌疑人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立即派人约谈黄克功。这时的黄克功已经从之前的紧张中恢复了理智,坦白地承认了自己的犯罪行为,并毫无保留地坦白了自己杀害刘茜的犯罪行径。当时的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校长为林彪,但当时林彪已奉命在前线带兵打击日寇,就在前不久率领八路军115师取得了“平型关大捷”的胜利,打破了小日本不可战胜的神话,粉碎了国内的“恐日病”和抗日“亡国论”,极大地鼓舞和振奋了国人坚持抗战的信心和决心。林彪不在学校,当时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工作的领导工作实际由副校长罗瑞卿负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鉴于黄克功“老革命”、“老红军”、“革命功臣”的身份,罗瑞卿在了解案情后,立即向中央领导报告了案情。在获得中央领导批准后,延安高等军事法院立即依法将犯罪嫌疑人黄克功逮捕归案。黄克功枪杀女学生案发生后,在解放区内外引起了很大的震动。除此之外,国民党的喉舌《中央日报》也在国统区对此事进行了大肆渲染,并公开攻击和污蔑解放区政府为封建割据、无法无天、蹂躏人权。

说到这里,那么黄克功究竟是何人呢?

说到这里,那么黄克功究竟是何人呢?

黄克功,生于1911年,江西南康(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人,自幼家境贫寒,16岁时就上井冈山参加了革命。19岁时正式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于同年入党,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并且在二渡赤水的娄山关战役中立大功,因此在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后,黄克功便被组织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黄克功在到达延安之前,担任红一军团第一师十一团政委,是当时红军中比较年轻的团级干部,红十一团前任政委王平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而接替他职务的黄克功如果按部就班地走下去,凭借他的资历和战功,前途是无限光明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达延安后,鉴于黄克功的优秀表现,他被组织被任命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期第15队队长。说黄克功是“老革命”、“老红军”,并不是说他年龄大,说的是他的资历和战功!年纪轻轻却有如此资历和战功,黄克功当时也不免有些骄傲,当时他在抗大里的许多同学、同事都曾评价他:“自恃年轻有为,立过战功,比较骄横。”当然,按照黄克功当时的职位和身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说到这里,那么刘茜又究竟是何人呢?

说到这里,那么刘茜又究竟是何人呢?

刘茜生于1921年,山西定襄人,原名叫董秋月。董秋月的祖父叫董崇仁,在民国初年是山西大名鼎鼎的人物,曾一度担任晋南镇守使,掌握半个山西的军政大权,据说还曾与袁世凯拜过把子,在辛亥革命山西起义之后,是阎锡山和袁世凯联系的重要桥梁。因此可以说,董秋月是名副其实的山西官宦人家之后,家族在山西也颇有势力。

董秋月的父亲名叫董晋魁,是董崇仁的第三个儿子,因其上面的两个哥哥早夭,所以实际上是董崇仁的长子。在董家这种封建家族中,封建意识已根深蒂固,尤其是重男轻女的观念,这样就直接导致了董秋月不幸福的童年生活。小时候董秋月兄妹之间打架或者犯了错误,受惩罚的总会是董秋月,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让哥哥读书,却把董秋月关在家里学习女红和妇德。

董秋月的童年生活虽然不幸福,但她却非常幸运,因为她有一个思想开放的表姨妈。董秋月的表姨妈名叫刘映荷,她从日本留学回来看见董秋月不读书,感到非常可惜,直接拉上董秋月去找她认识的一位小学校长,安排董秋月插班上了小学。在学校里,董秋月展现出了非凡的学习天赋,她不但学习好,还非常的要强和能干,不久就当选为班长。

之后,董秋月通过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太原市友仁中学。日寇侵略东北后,董秋月在学校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活动,积极派发抗日宣传单,并在宣传材料上为自己取名“刘茜”。“刘”是为了感念表姨妈刘映荷,“茜草”是一种红色的染料,董秋月以此表达的是对革命的向往追求,因此董秋月为自己取名为“刘茜”。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号召中国军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全国各族各界人民热烈响应,抗日救亡运动空前高涨。在这种形势下,无数有志青年学生们毅然决然地赶往延安,董秋月也不例外。1937年8月,董秋月和几个同学历经层层阻碍,最终抵达延安,在到达延安后,黄秋月正式开始以“刘茜”作为自己的正式姓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克功为何会从革命功臣堕落为杀人罪犯呢?

黄克功为何会从革命功臣堕落为杀人罪犯呢?

刘茜在抵达延安后,受到了热烈的欢迎,随后被分配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期第15队学习,而此时的黄克功正好在第十五队任队长。当时的黄克功26岁,是红军中非常年轻的高级指战员,并且在长征中战功赫赫,以此成为外来青年和学生们们崇拜的长征干部和传奇英雄。当时的刘茜16岁,是外来的女学生,不但有文化,还年轻美貌、能歌善舞。因此,刘茜在与黄克功相识后不久便互生好感,逐渐发展为恋人关系,并为大家所熟知。

当时的黄克功26岁,虽然在现在看起来年纪不大,但在当时已经到了结婚年龄。据说当时延安的年轻人多,多数尚未结婚,男女的比例是五比一,并且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我党内部对“结婚”有着非常明确的规定,要求必须符合“二十八岁及以上”、“五年党龄以上”、“七年军龄以上或团级干部以上”中的一个,方才可以结婚,而当时的黄克功除了年龄外,其他条件全部满足。所以黄克功在当时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下,急于和刘茜结婚。

1937年9月,陕北公学成立,按照组织要求,抗大第十五队全体人员拨归陕北公学,但是不久,黄克功被调回抗大任第六队队长。就这样,黄克功在抗大第六队担任队长,而刘茜仍留在陕北公学,随着两人间的接触逐渐少了,关系自然也就渐渐疏远。黄克功见刘茜与陕北公学一些男同学有来往,再加上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就觉得刘茜对他不忠诚,就要求刘茜与自己立即结婚。

刘茜对于结婚问题,和黄克功持不同的观点,随着黄克功对刘茜的反复纠缠,刘茜逐渐对黄克功产生反感,在对黄克功屡次劝说和批评无效后,直接拒绝了黄克功的结婚要求。从刘茜的几封信里,我们便能直接读出当时黄克功和刘茜关于爱情及结婚的不同观念。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他们之间的一些信件内容

“我希望这态度永远下去好了!将来的问题,将来再解决,你不要再急急地想结婚……”;“我希望我的爱人变成精神上的爱我者。”
“爱情不是建立在物质上的,而是意志认识的相同,你不应把物质来供我,这是我拒绝你送我钱和用品的原因,希望你不要那般的来了,你无形中做了降低朋友的行为。
”就是夫妻在合理的社会制度中,互相的也是各不依靠,而是帮助,你认清点!!“

刘茜的同学曾这样转述刘茜对黄克功的不满:

”她觉得他只认识一天,便要求她结婚。“

军人出身的黄克功认为”失恋是人生莫大的耻辱“。10 月5 日入夜时分,黄克功佩戴他心爱的勃朗宁手枪,同一位抗大干部一起来到陕北公学。黄克功找到刘茜后,便向刘茜提出要求两人单独走走。刘茜碍于面子,只得答应黄克功,就这样两人在延河边上尴尬并且不愉快地走着,他们从头到尾谈的依然是结婚的问题。黄克功要求刘茜公开向大家宣布与自己是恋人关系,并要求与刘茜尽快结婚,而刘茜是受过正式教育的女子,不受传统封建思想的束缚,直截了当地拒绝了黄克功的要求,并再一次严厉地拒绝黄克功的示爱。

于是认为”失恋是人生莫大的耻辱“的黄克功血气上涌,气急败坏地拔出腰间的勃朗宁手枪,对着刘茜连开两枪。就这样,两声罪恶的枪声过后,一个鲜活的年轻生命就此消失。黄克功也从革命功臣堕落成了一个无耻的杀人罪犯。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毛主席最终选择挥泪斩马谡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毛主席最终选择挥泪斩马谡

黄克功枪杀女学生案件发生后,大家对案件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他战功赫赫,是革命的功臣,并且上过井冈山、参加过万里长征,不应该武断地处死他,应该给革命功臣一个机会,让他到抗日前线战场作战,也就是所谓的戴罪立功!另外一种认为尽管黄克功是革命功臣,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应该处以死刑,义正视听!随后,黄克功案件的相关材料被上报给了毛主席,同时上报毛主席的还有陕甘宁边区政府高等法院院长雷经天和罪犯黄克功本人给毛主席的亲笔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陕甘宁边区政府高等法院公开审判黄克功案件时,毛主席给雷经天和黄克功的信也正好送达,按照信中的建议,这封信当着黄克功本人的面,向公审大会宣读:

黄克功过去的斗争历史是光荣的,今天处以极刑,我及党中央的同志都是为之惋惜的。但他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如赦免他,便无以教育党,无以教育红军,无以教育革命,……一切共产党员,一切红军指战员,一切革命分子,都要以黄克功为前车之鉴。……对刘茜同志之家属,应给以安慰与体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毛主席的来信读完后,黄克功才如梦一般醒来,才恍然大悟,毛主席不会因为他是“老红军”、“上过井冈山”、“参加过长征”、“革命功臣”而对他网开一面,在毛主席面前,王子犯法是与庶民同罪的!尽管很多昔日战友,甚至一部分党的领导人都在向他说情,甚至包括贺子珍,但都无济于事!随后黄克功高高地扬起头,然后高呼:

”共产党万岁!“
”毛主席万岁!“
”打倒国民党!"

在连呼了三遍后,跟着行刑队走出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