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代愚公------一个人,20年,一石一木,建在悬崖上的寺院

或者是希望远离世事的纷扰,或者是为了更接近心中的神明,世界各地的一些寺庙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修建在了悬崖峭壁上,它们是朝圣者心中的殿堂。

中国是一个佛教文化非常浓厚的国家,说起悬崖上的寺庙,很多人听说过或者到过山西浑源的悬空寺,陕西塔云山万仞绝顶之上的金顶观音殿,河北承德的双塔山,又或者是贵州梵净山的红云金顶。人们惊叹自然雄奇的同时,也感慨古人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要跟大家说的是现代人从无到有,建设在悬崖上的一座寺庙----位于浙江温岭长屿硐天的万佛寺。

提起万佛寺,不得不提起万佛寺的方丈释常君,他曾发下宏愿,要建设当代的敦煌石窟。

从山脚向上远望,葱郁的树木和陡峭的山石之间隐约可见红楼墨瓦,是万佛寺。万佛寺建立在悬崖之上,从半山腰开始,一路倾斜延伸,临近山顶。山虽不高,但沿着蜿蜒的石阶一级一级走上方丈楼,待转身回望之时,石板之乡长屿镇的全景尽收眼底,仿佛万丈红尘已在脚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君师父说,从两晋,也就是公元四百年起,温岭人就在这里开山采石,算起来,与敦煌石窟的开凿是同步的,所不同是,敦煌创造的是千佛洞,而温岭的先民,在充分利用矿石资源的情况下精心设计了一个旷世杰作——长屿硐天。他继承了先民们的愚公移山般的意志力和智慧,要打造当代的万佛洞。

20年前,当时的八仙岩寺只是几间小石头垒砌的房子,边上一处孤魂祠。这里触目所及之处是几百年采矿之后留下的废矿区,前面是悬崖,后面是悬崖,低洼地,乱石滩,杂草丛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寺院施工所需大型材料,木头、石头和泥土等,重量都以吨计数。从山下运送木头上山,从山上运送开采之后多余的石块下山,主要依靠当地的土办法来完成,即钢丝索道拉货和搭桥导链运送,但是这些土办法只是完成部分工作,剩余的运送工程还是依靠人力进行,一根木头、一座门口的雕塑大概需要三十至四十人共同抬上山。寺庙里面的摆设、布置的物件也都非常沉重,山上所有的树都是从山下移栽上来,泥土也是从山下一袋一袋运上来。万佛寺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殿一阁,不仅需要充足的人力进行运送、建设,也需要时间去慢慢填充、完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年以来,常君师父一个人,发挥他独特的审美和自然、环保意识,凿炼建设,规划设计,在悬崖上造路,在悬崖上栽树,在悬崖上打井,在悬崖上安殿,一砖一石,一草一木倾注心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佛寺如今占地面积一百多亩,寺院整体颜色与山体颜色接近,石头、木头、瓦片,没有金碧辉煌的色彩,依山而建,追求自然意味。看着这座悬崖建筑工程即将接近尾声,常君法师缓缓说道:“其实谈不上什么感想,我只是做完了一件事情,在悬崖上建好一座真正开放的道场。正如佛法所说,这就是此岸登彼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佛寺在当地百姓心目中具有非常高的地位,不仅是因为这里独特的风光,还因为方丈常君师的慈悲与感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从山上开始施工,无论晴天雨天雪天,即便外出回来已是深夜,常君师父都要拿上手电筒到施工现场走一走,看一看工程建设到什么程度,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是石头山,路没修好的时候,在悬崖石滩上挑东西上山下山,特别危险、坚信,现在寺庙师父修好路,我们上山下山都方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做事情要怀着对家乡土地的热忱......以身作则,让更多人体会到坚持肯干的可贵,让更多的人去相信,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要发正心正念,中国先民的智慧,女娲补天、愚公移山、这些就在身边平时的生活工作中......让更多的人去验证、忍辱、布施、精进的快乐......”

寺院建成一定规模后,2008年10月,原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长老参访万佛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6‎年‎3‎月‎17‎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演觉大和尚会见常君大和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6年12月25日星期天上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大和尚参访万佛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年10月3日星期二上午,原澳门佛教总会健钊长老参访万佛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年12月7日 下午,少林寺方丈永信大和尚造访万佛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弘扬“善”文化,助力中国梦,这些都并不遥远,只要你愿意付出,愿意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文:万佛寺

摄影:金文荣

主编:方 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