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伴着粽子香气的端午小长假刚过,网上一句祝福的话,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有人说因为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是悲伤的,所以端午节不能说“端午快乐”,要说“端午安康”才对。一时之间,那些说着“快乐”的网友,似乎成了千夫所指的“没心没肺”的人。

事实真的如他们所说吗?有专家表示,错!这词根本就是新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一提起端午节,就会自然而然地把它跟“纪念屈原”联系起来,但是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毕旭玲介绍,其实我们是先有的端午节,后面才慢慢地跟纪念屈原结合到一起了。

最初,人们只是为了祈求农业丰收,同时驱逐邪祟。到了唐代,端午节才正式形成了一个节日

毕旭玲说,其实早在秦代人们对这一天的感情就很特殊,这个时期耕种繁忙,而且又是炎炎夏季的开端,同时也意味着夏季疫病的开始。人们既盼着丰收,又不想得病,就会在屋里屋外喷洒药酒,还会做一些其他卫生手段,防止疫病的产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楚地祭祀屈原的习俗传进中原,在他强大的文化影响力,以及鲜明的爱国情怀之下,屈原逐渐变成了端午节的一个记忆点。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研究所教授田兆元介绍,端午节其实就像古时候的“狂欢节”,那天大家划龙舟、吃粽子、挂香草,是非常热闹和快乐的节日。你想想,龙舟比赛时,一群汉子在烈日下一边喊着号子,一边甩开胳膊奋力划船,船头盘坐着一个人,使出浑身的力气把鼓敲得震天响,岸边围着黑压压的人,呼喊加油。这样热闹的场面,有什么称不上一句“端午快乐”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想要纪念屈原的心情,其实也不难理解,但屈原本身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作品中有许多对美好事物的描写,相信如果屈原活在当下,也不会希望大家因为一句祝福语,吵得不可开交吧。

田兆元说,其实不管是“安康”还是“快乐”,又或者“吉祥”,这几种说法都没什么问题,但值得担忧的是,由于“安康”的出现,导致其他几种说法逐渐边缘化,甚至被打上错误的标签,这样会导致节日祝福语变得单一,丧失节日的丰富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端午节本身来讲,各地其实有各地的过法。有的城市压根就没有纪念屈原的传统,比如苏州,大家就会在端午纪念苏州城的督建者伍子胥,还有的地方会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的艾草,原来也并不是最主流的一种香草,但其实历史上端午节还被称为过“浴兰节”,那时候兰花才是主流的香草,只是现在艾草流传得更广了。除了龙舟,有些地方还有“凤舟”比赛。

还有大家争论的最多的咸粽子和甜粽子,谁又能说哪一种是最正确的呢?节日经过上千年的历史传承,传递到了我们的生活中,这是我们与古人同脉相连的文化留下来的珍宝,面对不同的风俗,我们可以讨论可以调侃,但不能随意将其扼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