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不测风云,全球的经济秩序,都因为小到肉眼看不见的病毒改变了。

一场“世纪大疫”的爆发,不光让全球约1.5亿人感染新冠,更是深刻地改变了全球格局。除了大型战争,恐怕也只有让人“谈瘟色变”的疫情,才能够做到如此了。

以至于,全球货币和商品供需平衡关系的逆转,让美国变得手忙脚乱,毫无节制货币放水的恶果,终于显现。

在5月底到6月中旬的半个月里,包括美国国务卿和经贸代表在内的高层,4次主动打电话给中国,中国则“应约”进行视频会议。

我们不知道会议的内容是什么,但可以看出,美国这次成了热锅上煎熬的蚂蚁,真的很急!

通胀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通胀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印钱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一定是钱没有印够!”美国在疫情开始以来,解决问题的最高优先级,居然不是防止传染,而是进行了货币放水。

一年多时间,美联储拢共印钞约10万亿美元,国债规模也飙升到了28.3万亿美元,后续还有可能放水更多的货币。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显得很“资本主义”了。

按照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美联储进行货币放水,大量的市场流动资金,首先推高了流动性最好美国的股市和虚拟货币市场,然后是大宗商品期货、债市。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资产价格逐渐传导到了美国的房地产市场,以及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据美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数据显示,4月美国成屋销售中间价同比大涨19.1%,监测的183个大都市中,99%的地区房价在一季度中出现上涨;

其中89%的地区房价,出现两位数百分比的跃升,部分购房者出现“囤积居奇”等投机行为,富裕购房者正抢购多处房产;

不光是美国,全球的房价都在持续上涨,新西兰、瑞典、加拿大是当前房地产泡沫最大的国家,英美等国的泡沫风险也在迅速上升,全球房地产趋于接近泡沫的“警戒线”;

美国人生活成本大幅飙升

美国人生活成本大幅飙升

在工资方面,美国人的平均年薪增长了2%,但企业招人难度在加大;美国5月的非农数据为55.9万,低于市场预期的65万,失业人口仍然维持在1000万左右浮动;

美国政府给有小孩的家庭,累计发放了约1万美元(1个小孩),可谓是“人在家中躺,钱从天上来”,如果不用上班就能有钱拿,那为什么还要找工作?

有些家庭仅靠孩子的补助,就能够维持基本生活,从而使他们放弃了找工作,变相地选择了“躺平”,这或许也是美国“永久性失业人口”数据大增的原因之一。

美国公布的4月份CPI数据(消费者物价指数)涨幅为4.2%,市场担忧美联储会提前进行加息,股票市场开始恐慌大跌。

相关机构人士就出来安慰:“通胀是暂时的”,但美国贸易代表则开始表态,最近会找中国谈谈;

根据美国记者的调查,各大超市的日常生活物资,开启了“万物暴涨”模式;其中:玉米涨价44%,汽油涨价22%,家用电器涨价约15%,面包涨价11%,培根涨价11%,橙子涨价8%,鸡蛋涨价7%,牛奶涨价3%;

6月10日,美国公布5月份的CPI数据:同比大增5%,通胀率进一步恶化;

美国通胀是“暂时的”谎言被揭穿,该数据不光打破了4月份的阶段纪录,更是美国自2008年以来,最“难看”的CPI数据;

物价大幅上升约10~20%,美国人的生活成本被“涨价”。如果不采取措施控制,通货膨胀就会像肿瘤一样,从良性通胀变成恶性通胀,一步步滑向不受控制的深渊;

恶性通胀的后果,我们参考津巴布韦就能知道了,货币最大的面值是100万亿,100万津币或许都买不到一盒火柴,去买面包需要用手推车运送钞票。

这就是美国着急的原因,货币印太多,最终被通胀“反噬自身”。而想要遏制通胀,要么美联储提前开启加息的议程,要么寻求中国的帮助。

中国是当前工业产能最大,且唯一比较完整的国家。如果中国能够主动让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贬值,就相当于出口到美国的贸易商品进行了打折,在有效降低美国人生活成本的同时,通胀问题也就可以迎刃而解。

这或许就是美国半个月时间,主动打了4次电话给我们的原因。放眼全球,印度还在疫情的“泥沼”中挣扎,越南的工业产能不够,能够帮助美国渡过通胀难关的,或许只有中国了。关键是,中国为什么要“牺牲”自己的利益?

商品与货币的供需平衡,被疫情改变

商品与货币的供需平衡,被疫情改变

我们都知道,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实际上是体现货币和商品之间,供需平衡的关系。

自进入现代化工业以来,全球工业产能一直是过剩的,也就是商品端一直富有盈余,而全球的消费能力不足。

包括越南、印度等在内的国家,都是轻工业生产的大国。中国更是轻重工业门类齐全,制造业占到了全球近30%的比例,妥妥的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

中国虽是制造业第一大国,但奈何印度、越南的人工成本很低,商品制造成本非常低廉,价格上无可避免地就会产生竞争关系;因此在疫情之前,全球的外贸商品的竞争格局,就已经产生了“内卷化”。

如果说“顾客就是上帝”,过剩的工业品不断被生产出来,如果想要卖一个好价钱,自然要找一个“多金”的顾客,而全球消费最多的国家,自然是美国。

2019年的数据显示,美国3.3亿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6.32万亿美元,人均消费排名全球前列,综合起来则是全球第一。

同年,中国14亿人的零售总额为5.96万亿美元,比美国少了接近2703亿美元,况且这是中国14亿人的消费总额。

如果换算成人均消费支出,那就是21559元人民币,相当于1个美国人的消费水平,就与4个中国人的消费能力之和不相上下。中国已经位居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但想要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居民的消费能力,还亟待提升。

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各个国家都想将自己生产的好东西卖到美国。所以在疫情爆发之前,只要是外贸出口型国家,都会百般讨好自己的顾客,此时的美国就是全球的“上帝”。

哪怕是美国挥舞“反倾销”的大棒,狠狠敲打不听他话的国家。各个国家仍然争先恐后地将工业品卖给美国,赚取美元外汇,最终还是逃不过美元“真香”的定律。

中低端制造业需要大量工人的密集型产业,又不怎么赚钱,又污染环境,逐渐就被美国所“抛弃”。哪怕是Trump上台,震天响地提出“美国制造”的口号,但制造业仍不愿意回流美国。

美国国内的制造业已经萎缩,但美国人“丝毫不慌”,因为全球有的是国家,源源不断地将工业品卖到美国。

商品端一直富有盈余,所以只要货币端稍加节制,哪怕是美国悄悄摸摸地偷印钱,一直在收取全球的“铸币税”,也不可能发生大的通胀。

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到,自1985年左右开始,美国的通胀率几乎都维持在5%以下,大部分时间在1%~3%左右。这属于温和通胀的范畴,更有利于刺激经济的增长。

尽管这几十年美国发动了多场战争,但是仍有超过35年的时间,美国的物价都保持“低通胀”的水平。如果非要评比全世界物价最稳定的国家,那就非美国莫属了;

这就是美国低通胀的“神话”,只需要开动美元印钞机,付出印钞的成本,全球各个国家的商品,就会源源不断地被进口到美国,摆到美国人的餐桌上。

中国外贸商品成了“香饽饽”

中国外贸商品成了“香饽饽”

美国带头,全球央行跟进,为了阻止经济的衰退,截至最近2年全球各国印刷的钞票,已经超过人类有史以来货币的总和,全球大通胀的局面已经形成;

另一方面,除中国因为疫情控制得好,产能基本未受到影响外,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制造业,却因为疫情而产能萎缩,工业品成了紧缺货,不少国家甚至出现了抢购和囤积卫生纸的情况;

货币超发,制造业产能受限,货币与商品供需的平衡关系,至此就因为疫情的原因而逆转了。中国的外贸商品成了“香饽饽”,不少工厂的外贸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

以至于用于船运出口的集装箱,价格从2020年上半年的1600美元,暴涨到了现在的3600美元,40英尺箱的价格上涨到了5950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美国想要解决通胀难题,或许还必须让中国出手援助,这才有了一边不断地搞小动作施压,一边又连续4次打电话给中国;

关键也就在于此,如果说国际问题的处理,也可以当成生意来谈的话,想要中国“牺牲”自己的利益,不知道美国会拿出什么样的筹码,能够让我们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