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能人辈出,作为刘备身边的五虎上将之一的赵云,堪称一位完美的武将。然而,刘备在临终时对诸葛亮说的一句话,似乎显示了刘备对他的戒心不小,究竟问题出在哪里呢?究竟是刘备的多疑,还是赵云的不忠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云,后人给予历史最完美武将之赞誉

论武功,赵子龙名列三国前三;论颜值,赵子龙之威武俊俏堪称一代美男子;论人品以及对刘备的忠义之心,赵云在救阿斗的事上,不顾生死于长坂坡七进七出,忠心天地可鉴;在关云长败走麦城,三弟张飞遭到部下杀害后,刘备怒火攻心,气急败坏地要攻伐东吴替关羽报仇,这里,对于刘备失却全局观念的鲁莽用心,对攻伐东吴一事,赵云和诸葛亮的态度一致,也是站在反对之列,由此更可见赵云对蜀汉的别无二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智勇兼全。子龙可谓有古大臣对于赵云的评价,李贤《明一统志》如是说:

“智勇兼全。子龙可谓有古大臣之风。”

杨时伟《狂狷裁中》更是盛赞:

“子龙心贯金石,义薄云天,不减关张。”

徐奋鹏更是不惜赞美之词曰:

“子龙不特浑身是胆。殆浑身是智。为三分之完人欤。”

刘备临终嘱咐诸葛亮“切不可重用赵云!”究竟何意?

面对历史完美将军的赵云,然而,在电视剧中,刘备在临终前,居然在托孤诸葛亮时,特意叮嘱诸葛亮:“切不可重用赵云!”

这令很多人不理解,如此忠义两全,才能品德卓越,为后世敬仰的常山赵子龙,刘备为何会对诸葛亮说出如此令人费解的话来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不论此话在中国历史上,刘备到底有没有对诸葛亮说过,但有一点,刘备说的此番话,我们在正史上似乎没有找到。大家只知道,刘备在临终前只对诸葛亮说过:“不可重用魏延!”之类的话,而非赵云。

那导演为何要这么安排台词,真的是子虚乌有只为别出心裁的吗?

刘备驭人术之高明,非一般人可及!

刘备究竟有没有可能真就对诸葛亮说出不让重用赵云的话来呢?其实,如果追及野史,也许还真不一定。就算刘备真的对诸葛亮说过不重用赵云之类的话,其实结合刘备的个性,现在想来也是完全有这种可能的。因为,这正显示了刘备的高明之处,在驾驭臣子的能力上。

刘备的深意有二:

其一、平衡诸葛亮与赵云二者关系,使之彼此牵制,而不是拧成一股绳力量很大。

刘备在世时,赵云虽与刘备关系虽然十分不错,而且也算在重要场合派上排场,但赵云却一直职位不高,相当于一个禁军统领的位置。另外,刘备在临终前,为了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极度信任,对诸葛亮说过,若刘禅不成器,诸葛亮可对其取而代之的话。与此同时,刘备在托孤诸葛亮时,并告诉诸葛亮,不可重要赵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来看,刘备的用心很明显,他是想借此让赵云与诸葛亮彼此之间形成一对互相牵制的关系,那样,他的儿子刘禅被人替代的风险就不存在了。毕竟,刘备在世时,赵云地位不高,而当刘备不在,诸葛亮尚在,那么他地位还是不太高,那么赵云必然会对诸葛亮的做法不是十分的满意,如果诸葛亮真的有取代刘禅的想法或行动,堪称文武完美全才的赵云第一个不答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二,嘱咐诸葛亮对赵云的不重用,是留给刘禅更加重用。

不让诸葛亮重用赵云,也是为了当时不重用,而后让刘禅来提拔赵云,以此使得赵云对刘禅因感恩而更加忠心,毕竟,刘禅与赵云的不解之缘,从赵云舍生忘死救刘禅那时候就早已注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都说,刘备擅长用人之术,由此来看,刘备对诸葛亮说不让重用赵云的话,也不是不可能,当然如果他真的这么说了,那么,其中的原因并非是因为怀疑赵云,或者不放心赵云,而是因为刘备驾驭臣子的精明打算所致。在这上面,我们还是不得不对刘备佩服得五体投地。

您认为呢?刘备告诫诸葛亮不让重要赵云的原因可能会是什么呢?欢迎大家一起发表看法,讨论堪称三国奇谈的那些事。

『文/东院景明,本文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欢迎留言、探讨,感恩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