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步,与世界同步
逻辑是一种基础工具,教人如何正确地思考和表达。科学研究对逻辑的倚重自不必说,人生随时随地之言与行,都离不开逻辑。说话没逻辑,不能有效表达自己的想法;做事没逻辑,无法解决真正的问题。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大、中学阶段,将逻辑作为一种必修的通识教育。但在我国,作为通识教育的逻辑课,已经缺席了数十年之久。
20世纪初
传统逻辑传入我国后,教育界将逻辑学纳入到了正规课程之中。晚清民国,大、中学校多开设有逻辑必修课,很重视普及逻辑常识。
1902年,清廷颁布《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政科”三年须开设逻辑课(名学),每周两学时。1904年的《奏定高等学堂章程》,将逻辑课(辨学大意)列为“经学科”、“文学科”、“商科”的必修课;《奏定优级师范学堂章程》,则把逻辑学列为公共课程,共一学年,每周3学时。民国后,逻辑学成为很多大学、高等师范学校乃至中学的必修或通习课目。
五、六十年代
五、六十年代,大、中学校的逻辑教学,两次遭受重创。
苏/联于1946年11月发布《关于在中学校里讲授逻辑和心理学》的决议,结论认为:每一种社会经济形态都有与自己相适应的逻辑,苏/联必须创造出一种特殊的、“苏/维/埃的”逻辑。1950年中国大、中学校所教授的逻辑课内容,深受苏/联影响。据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逻辑学会理事宋文坚回忆:“新中国成立后学习苏/联逻辑,则是在我国已有逻辑研究和教学成果上的全面大倒退。受害最为严重的是我国大学的逻辑课程。”
进入60年代,逻辑学再遭重创。据社科院哲学所副所长倪鼎夫回忆:“逻辑科学是重灾区之一。逻辑研究机构和大学的逻辑教研室(组)被撤销了,学校里逻辑课取消了,专业队伍解散了。”
八十年代至今
80年代至今,大、中学校的逻辑课经短暂复苏后,再度形同虚设。
70年代末,逻辑课开始在大、中学校复苏。1978年,第一次全国逻辑学讨论会召开。1979年,中国逻辑学会成立。1981年,教育学家张志公撰文,呼吁“中学生应该学点逻辑”。但鉴于教材、师资匮乏的现实,张志公建议:“在中学普遍开设逻辑课显然是不可能的……由语文学科明确地把逻辑训练和简要的逻辑知识的教学任务承担起来,是可取的。”
类似的呼吁很多,也有一些效果。比如,高中语文课本确实一度增入了一些与语言运用、思维表达相关的逻辑基础知识。但1988年,中学语文教材再次删除了有关逻辑学的教学内容,一些“专家学者”进而又提议取消师范院校课程中的逻辑学。进入90年代,情况变得更为恶劣。在很多大学,逻辑从必修课变成了可有可无的选修课——最典型者,莫过于从1998年起,根据国家教委颁布的文件,逻辑被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的专业基础课程踢了出去。
未见改观
逻辑课在大、中学校的这种命运,背后的原因是多重的,高校市场化仅是其中之一。正如曾昭式所总结的那般:“目前,许多学校的逻辑课被取消,或者逻辑的课时量被压缩。这既有一些高校领导的责任,也与一些高校没有逻辑教师有关,甚至有关部门也不支持逻辑的教学与普及。”
数十年来,逻辑常识教育的缺席,使社会呈现出一种思维上的病态。艰深的数理逻辑,自然不必人人修学。但作为通识教育的普通逻辑课缺席数十年,实在是不应该的事情。这种缺席也必然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使社会呈现出一种思维上的病态。诉诸情感、诉诸传统、诉诸暴力……等背离逻辑的交流方式,在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
在普及逻辑常识方面,殷海光的努力尤其值得一提。殷早年师从金岳霖,去台后任教于台大。自1950年代起,即致力于向民间播撒“逻辑种子”。1957年,殷海光还出版了一本以对话体写成的逻辑常识普及著作《逻辑新引:怎样辨别是非》。这本六十年前的小册子,对数十年未曾受过正规逻辑常识教育的国人而言,相信仍会极有助益。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