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研究表明, 新出现的人类传染病中,有60%以上源自动物,这些人畜共患病的 疾病中又有70%以上来自野生动物。2020年新春暴发的新冠肺炎, 是人类与病毒的最新一场战争。尽管这次战争的宿主还未“归案”, 但科学家普遍认为此次疫情同样与野生动物脱不了干系。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捕杀和食用野生动物,为自己打开了 “潘多拉的盒子”。

病毒与野生动物
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野生动物由于所处的生存环境以及食物来源等因素,更加受到病毒青睐,成为病毒理想的储存库。美国的研究人员指出,超过10%的啮齿类动物是动物传染病宿主,灵长类动物大约有21%是宿主。研究人员还指出,尽管蝙蝠“臭名昭著”,但其携带的疾病(25种)少于啮齿类动物(85种)、灵长类动物(61种)和食肉动物(83种)。从全球来看,欧洲和俄罗斯是啮齿类宿主的全球热点地区,中南美洲是蝙蝠热点地区,而灵长类宿主主要集中在赤道非洲。而且,与其他病原体类型相比,哺乳动物携带更多的病毒和细菌。

为什么野生动物身上有那么多病毒细菌,它们自己怎么不发病呢?这就是病毒的聪明之处。病毒与其他物种一样,也需要生存和繁殖。病毒对于宿主有着极强的依赖性,离开了宿主,病毒也会很快死亡,更谈不上繁殖后代。因此病毒入侵宿主后,一般不会故意杀死宿主,而只是希望利用宿主的身体结构来帮助自己完成繁衍。因此,顶级聪明的病毒,会进化出较强的传染性、较温和的致死率,它只希望传染更多的宿主,但不想杀死宿主。比如我们的老朋友鼻病毒。
为什么病毒最终还是杀死了部分宿主,特别是万物之灵的人类呢?人类进化得如此高级,我们的免疫系统也变得相当强大。病毒入侵人体后,人类免疫系统迅速反应,一种手段是身体发热,用高温来杀死病毒。但是有些病毒武力值太高,很有可能没有烧死病毒,倒把自己给烧死了。另外的手段便是全面动员,白细胞、巨噬细胞等调兵遣将,积极搜寻并杀死入侵病毒。然后形成记忆抗体,后续不会再受到类似感染。然而有时候也会矫枉过正,好事变坏事。比如免疫手段太强,被召集的免疫细胞越来越多,造成对自身组织的损伤。有些情况下伴随着大量的体液,累积在肺部,堵塞呼吸道,导致病人无法正常呼吸,窒息而亡。当然有一些老人和儿童是因为抵抗力太弱,免疫系统被病毒击溃,于是给了其他病菌可乘之机,患者死于其他并发症。所以病毒也觉得挺委屈,它也不想杀死老板啊。

对于野生动物而言,可没有人给它们打疫苗,它们只能靠自身免疫系统与病毒对抗。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双方形成一种温和的共生关系。比如蝙蝠身上携带了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和SARS病毒等。蝙蝠在飞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使得体温升高,类似“发烧”,可抑制病毒的复制。同时蝙蝠进化出特殊的免疫机制,既不让病毒太嚣张,也不对病毒赶尽杀绝,力求与病毒和平相处。但是我们人类绝不会像蝙蝠那么宽容,因此病毒也就不那么友好。科学家们正在研究野生动物包括蝙蝠的防御机制,希望有一天能为人类抵御病毒提供一些借鉴。

值得注意的是,蝙蝠携带的病毒正常条件下不能直接感染人类,一般都是通过果子狸、竹鼠等“中间宿主”感染人类。因此不去打扰蝙蝠和其他野生动物,更不要把这些野生动物当成盘中餐,是防止新疫情发生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