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科学城堡》,作者: 老多,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经出版社授权在网易新闻平台发布,欢迎关注,禁止随意转载。】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科学城堡》的日历从公元前624年翻到了公元前384年。这一年,在古希腊半岛北边一个叫色雷斯的城邦,一个小男孩儿出生了。这个男孩儿是谁呢?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亚里士多德。

前面我们刚提过泰勒斯,他是一位拥有好奇心、肯用自己的脑子想事儿的科学家,泰勒斯用他的理性思维打开了科学的大门,点燃了科学的小火苗。现在咱们要讲的亚里士多德,他则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什么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呢?就是什么都懂,懂科学、懂哲学、懂艺术、懂逻辑学,还懂政治,总而言之,没有什么是他不懂的。这么厉害的亚里士多德,咱们是不是该好好地认识一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么厉害,什么都懂的亚里士多德肯定是个神童,是个学霸吧?咱们看看是不是这样。记载亚里士多德生平最多的书还是那本《名哲言行录》。书上说,他说话有点口齿不清,还说他小腿特别细,眼睛也很小。怎么听着一点儿神童、学霸的感觉也没有呢?其实,他根本就不是神童,更不是学霸,他就是一个普通人。据说,他们家的血统来自古希腊的医药之神,这些肯定都是瞎说的,不过,他的父亲的确是马其顿国王的御医。

马其顿和色雷斯是两个古希腊城邦,都在古希腊半岛的北部。亚里士多德并没有继承父业,《名哲言行录》里记载,他17岁时去了古希腊的雅典,在那里他开始跟随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学习。关于这段生活经历,《名哲言行录》上说:“他17岁就做了柏拉图的学生,跟随他,和他住在一起长达20年。”书里还写道:“柏拉图还在世时他就退出了学园。因此,柏拉图做过这样的评论,‘亚里士多德踢开了我,正如小雄驹踢开了生养它的母亲一样。’”柏拉图讲的这句话可能并不完全是在责备亚里士多德,而是说亚里士多德成长了要离开,就像小马驹总是要离开妈妈一样。亚里士多德从老师那里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知识,是这些知识让他成了一个既懂科学,又懂哲学、艺术、逻辑学等一大堆学问的大学者。

《名哲言行录》里有一份关于亚里士多德著作的目录,从这个目录可以看到,亚里士多德这一生写了150多部400多卷著作。在这些著作里,书名和科学有关的就有好几十部,如《论科学》1卷、《论自然》3卷、《关于自然》1卷、《关于数学》1卷、《动物志》9卷、《论复杂动物》1卷、《论传说中的动物》1卷、《植物志》2卷、《关于分类》1卷、《解剖》8卷、《解剖精要》1卷、《论天文学》1卷、《论光学》1卷、《论磁体》1卷、《依据文字的物理学》38卷、《论运动》1卷、《论记忆》1卷等。看到这些,大家会不会感到很惊讶呢?亚里士多德怎么会这么厉害?大家可能会问,2400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写了这么多书,动力是从哪儿来的呢?

亚里士多德有一部很著名的著作——《形而上学》,他在这部书里写道:“求知是人的本性,我们乐于使用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说明,即使并无实用,人们总爱好感觉,而诸感觉中,尤重视觉。”亚里士多德说求知是人的本性,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所以他写书的动力,就来自求知的本性。那他是怎么求知的呢?他说通过感觉,尤其是视觉。啥叫视觉呢?视觉就是用眼睛看,就是观察。这是不是和泰勒斯因为好奇、观察、思考、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理性思维如出一辙呢?对,是完全一样的。亚里士多德继承了前辈的理性思想,但并没有停留在前辈那里。他曾经说过:“我爱柏拉图,但是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是站在前辈的肩膀上发展了前辈的思想,于是他明确地提出了“求知是人的本性”这个命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应该怎么用眼睛观察呢?咱们来读一小段亚里士多德的《动物志》。在这本书里,亚里士多德写道:“构成动物的各个部分有些是单纯的,有些是复合的;单纯部分,如肌肉被分割时,各部分相同,仍是肌肉;复合构造,如手被分割时,各部分就不成为手,颜面被分割时各部分就不成为颜面,被割裂的各部分互不相同。”

从这段亚里士多德对动物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他肯定对动物做过非常细致的观察,他发现动物的身体是由不同的部分构成的,其中有单纯的,还有复合的。比如肌肉就是单纯的,他之所以认为肌肉是单纯的,是因为无论肌肉怎么被分割,分割以后还是肌肉。而手就不是这样,手是复合的,如果手被分割,就不是完整的手,不是手了。他做出这样的分析和判断,是通过对各种动物做出细致的观察和思考以后得出的,也就是他自己说的“而诸感觉中,尤重视觉”。据说,为了观察各种动物,他游历了地中海沿岸和各个岛屿,收集、观察、解剖、记录了许多的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另外,我们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为了证明自己观察分析以后的判断,还做过实验,比如切开不同的部分,证明哪些是完整的,哪些已经不完整了。关于这一点,《名哲言行录》中这样写道:“他宣称有三样东西对于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即自然天赋、学习和不断的实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话又说回来,亚里士多德终其一生研究的科学发现,在现在看来没有多少是正确的。比如,他认为世界是由土、火、气、水组成的。大家现在肯定知道,这是错误的。亚里士多德的科学发现为什么都不正确呢?这是因为人类认识自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2400年前的亚里士多德时代,人类还没有多少正确的知识去认识自然。亚里士多德研究的那些问题的答案,也是最近一两百年才被科学家们基本搞清楚的。所以我们学习古人,学习亚里士多德,不是学习他在2400年前得出的结论,而是要学习他在那个时代发现自然、探索自然时的理性思维方法,以及“我爱柏拉图,但是我更爱真理”的求知精神。只有怀着对宇宙万物的好奇心,去观察、分析和判断,人类才可能逐渐揭开大自然之谜。

孩子们,在认识大自然和探索大自然的过程中不要怕犯错误,或许你们的答案开始是错的,但只要你们的思考被传递下去,后来的人就会接着你们的思考继续去研究,直到找到正确的答案。

英国著名哲学家、诺贝尔奖得主罗素曾经这样说过:“自17世纪初叶以来,几乎每种认真的知识进步都必定是从攻击某种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而开始的。”罗素这句话就充分证明了,科学的进步不是来自24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的那些结论,而是从否定亚里士多德的错误开始的。但科学的进步又是继承了亚里士多德“求知是人的本性”这一理念,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发现自然、探索自然时的理性思维方法。所以,亚里士多德“求知是人的本性”的理念才是科学真正的引路人。

另外,亚里士多德发现自然、探索自然时的理性思维方法之所以可以让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以后的学者学习和继承,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用大白话描述他玩过的事情。比如前面关于“构成动物的各个部分”,他用富有逻辑的大白话告诉大家“有些是单纯的,有些是复合的”,然后再做出很具体的分析。这样把事情说得清清楚楚的书,任何人读了马上就可以理解,同时还会引发大家的好奇,有一种自己动手去试一试的想法。就这样,亚里士多德发现自然、探索自然时的理性思维方法,像接力棒一样一代一代传了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