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与北京之间的摩擦点越来越多,未来全球供应链将如何发展,渐成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在2020年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本外界预期供应链重组的脚步将加速,但学者表示,截至目前为止,中国仍扮演重要角色,尚未看到明显的供应链重组证据,甚至2020年,中国在占全球出口的比例又再增加,且增加的速度较以往来说更快。
学者表示,中国制造的商品,在全球制造及出口占比均不断增加,2015年约18%是高峰,到了2018、2019年后又开始攀升。(VCG)
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分行总经理暨首席经济学家艾西亚在论坛中表示,中国制造的商品,在全球制造及出口占比均不断增加,2015年约18%是高峰,到了2018、2019年后又开始攀升,这听起来有点讽刺,因为当时正是美中贸易战打的最火热的时候,且到了2020年,中国占全球出口比例又再增加,且增加速度更快。
她提及,过去大家想到中国制造的产品,大都会想到终端产品或终端产品的组装,但现在已经不一样,因为中国在中间产品的出口,占全球出口比例更高,让中国在全球出口的重要性越来越大。
但艾西亚也点出,全球价值链的规模自2008年后金融危机后就不断缩小,而计算全球价值链规模,基本上主要是看中间产品的占比,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参与度虽小于德国,参与率比较少,但规模缩减相对速率却比较慢,因此价值链相对来说,越来越以中国为核心。她认为,中国转往出口中间产品,是为了因应中国“双循环战略”,可能无法完全消除卡脖子的状况,但至少能避免部分依赖他国的状况。
学者指出,中国转往出口中间产品,是为了因应中国“双循环战略”,可能无法完全消除卡脖子的状况,但至少能避免部分依赖他国的状况。(视觉中国)
而中国转往出口中间产品,让其出口品中“外国附加价值降低了”,并提供中国出口产品的附加价值。艾西亚说,目前有更多重要的中间产品,现在自中国销往德国、欧盟与美国,德国对其他国家出口中间产品的需求下降。制造业价值链的收入占比,过去欧洲占比最大约达三成,目前降至跟中国差不多,约23%。她表示,2020年时候,许多人都认为中国的核心地位将受到挑战,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确实有部分公司已开始移动制造地点,例如苹果移至印度、三星将产线移到越南,但没大家想像的规模这么大,且以整体贸易数据来看,中国对全球出口占比持续增加。
谈及未来供应链面临的风险,艾西亚直指第一个是地缘政治风险,包括美国总统拜登的关键产品供应链相关分析结果,以及欧盟目前也在思考一种新方式,控制供应链品质、改善人权或环境因素等等,这会让供应链渐趋复杂、推升成本,让业者减少交易次数。再来是环境因素,例如泰国和日本发生的水灾、美国油管遭遇黑客勒索等等,这也会让供应链更趋复杂,成本更高昂,并影响全球通膨率。
艾西亚总结,中国仍扮演重要角色,尚未看到明显的供应链重组证据,“当然地缘政治的力量没完全发挥”,但未来看到的景象,应不会是生产全面移出中国,而是会出现两套生态系,业者会想办法跟老套系统合作来减少成本,一套是欧美为主的西方系统,另一套是中国系统,这都会导致供应链分化的状况,未来全球供应链很可能会往这方向发展。
来源:多维新闻/林仕祥
— END —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