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月23号起,全国各地高考分数线已经陆续发布,今天查分数的消息已经冲上了热搜,原本我还信心满满地预计未来热搜位将属于各省市高考状元的,没想到又看到了教育部严禁炒作“高考状元”的消息,所以你们觉得,未来几天还会不会出现“状元”的热搜呢?
其实严禁炒作“高考状元”,禁的是那些拿状元来虚假宣传、夸大宣传的人和机构,“状元”这个词本身并没有错。
从隋朝举行科举制以来,任各朝代兴盛或衰亡,科举考试始终坚守在那里,历经一千多年,它早就成了中国文人心目中改变人生的一大途径了。
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要真中了状元,那可真是值得拿出来大夸特考的事情。
现在的高考,自然和以前的科举制不一样,但其实两者之间有一种传承关系。清光绪31年(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的当年,中国现代高考制度就随之建立,登上历史舞台。这是引进西方学校考试制度之下的新教育,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改变。
1952年,全国实行统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这可以说新中国的第一次高考,不过好景不长,六七十年代,高考曾经一度中断了十余年,这对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直到1977年,在邓小平的主持下才终于恢复了高考,恢复高考的意义毋庸置疑,大到影响了几代人的命运,甚至改变了中国。
那一年的冬天,就有五百多万考生参加高考,他们都满怀着希望,期待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但是实事求是地说,在高考已经荒废了十多年的情况下,仅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就要匆忙去参加恢复后的第一届高考,其难度不难想象。
当年冬天的考试分为文史与理工两科,各考4门,理工类科目是政治、语文、数学、理化,文史类科目是思想政治、语文、数学、史地。
有考试,自然就有高低之分,当时出现的高考文科状元是一个叫刘学红的女同学。不过其实这个状元称号是大众认同的结果,因为当年的高考成绩并没有立马公布,而是直接发录取通知书。但因为刘学红那仅扣了一分的高考作文被登上了《人民日报》,所以便被人们认定为“文科状元”。
1976年初,上完高中的刘学红和很多人一样,成为了一名下乡知青,被分配在北京密云县高岭乡插队劳作。
当周围的人都在努力表现,以争取日后能分配到一份好工作的时候,刘学红还在耿耿于怀,想着为什么高考就那么停了呢?她并不想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一生。
周围人都劝她不要想太多,还是专心工作吧。也难怪,毕竟高考都断了十年了,谁知道它什么时候能恢复。
但刘学红是幸运的,很快,1977年10月,恢复高考的消息就登在报纸上、广播里,瞬间传遍了全国各地,这可真的是忽如一夜春风来,让无数知青们看到了希望。
时间很吃紧,刘学红一边工作一边紧张复习,到临近高考时,索性请了半个多月的假,全身心地投入到复习中。
其实现在想一想当年参加高考的学生们,感觉他们是真的不容易,平时既没有系统的学习和准备,高考也已经停了那么多年,想要参考一下上届的考题都不行,要参考的都是十多年前的试卷了。
对刘学红来说,好在她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复习也很刻苦,到当年的12月份,刘学红踏进考场,拿起笔,在作文题目为《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沉稳地写下一篇优美而真情实感的文章。
文章后来被刊登上报,差1分就满分的好成绩,刘学红看到时心里基本稳了,加上其它稳定发挥的科目,最后刘学红成功拿到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成为北大的一名学子。
那一年的报考人数573万,录取人数27万,录取率为4.7%,能成为北京的高考女状元,刘学红已证明了她的实力。毕业后,刘学红被分配到《中国青年报》工作,从基层做到了总经理,并于2013年退休。多年后接受采访,刘学红还在感叹“感恩高考”。
现在恢复高考已经44年过去了,从改革、中断,到如今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考仍被看作是最公平、最能够改变人生命运的一场考试。
而1977年,也注定成为高考史上最值得关注的一年,是国家和时代的拐点。它创造了许多高考之最,是报考考生届数最多的,汇集了从66到77届共12届被耽误的考生;这一年,也是唯一一次在冬天进行的高考;是考生准备考试时间最短的一次;是录取率最低的一次。
同时,1977年高考,也是制造故事最多的一次。像刘学红这样充满故事的考生不计其数,而每个人的经历和生存状态不一样,这些区别又催生出了更多曲折、富有戏剧性的故事。
通过一次高考,改变一生,在那个时候,绝对不是妄言,就算到了现在,高考也依旧是全中国人最重视的一次考试。在今年高考分数线陆续公布的这几天,祝愿每位学子都能取得好成绩,收到心目中的录取通知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