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草草啖盐说蜜

——说天地美食,谈人间风味

前几天拍了一片本地芒果“檨子”蘸酱油吃的视频,引起很多网友的共鸣,票圈里纷纷晒出他们吃芒果酱油的图片,大有错过六月檨仔便会遗憾一年的情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有些泉州网友却说:莫非我是一名假泉州人?怎么都不知道芒果要蘸酱油吃?

有这么一句俗语“十里不同风、百里不通俗”。

只能说同一座城市,有些城镇的风俗还是有点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泉州版图,有高山也有海脚,从安永德到晋江石狮、到南安惠安泉港、再回到泉州老城区鲤城丰泽洛江,这一片土地,土壤不同、水质不同、物产也不尽相同,风俗更是各领风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大泉州对于本地芒果的称呼是统一的——“suan a”(本地音),官方文字“檨仔”,“檨”普通话读“sh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檨仔是泉州的土芒果,檨仔树便植泉州城,作为绿化树,为泉州人民遮风挡雨,贡献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很多过敏体质的人,一到春天,檨仔花开之时,便浑身痒痒,因为檨仔与所有热带水果一样,自带让人过敏的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芒果檨仔好吃,但有些人真不适宜,别说吃多了脸上身上会长出许多小红疙瘩,就是芒果液粘在嘴边,整个腮边都会通红肿胀。

而让人过敏的热带水果不止有芒果,荔枝、菠萝等吃多了也都会出现状况。

荔枝病听说过吗?那是比过敏更严重的症状了,四肢冰凉、大汗淋漓、昏迷,有人甚至死亡。

如果不是南方人,没有经常吃这些水果,那么建议对于美味的热带水果还是悠着点,实在想吃,就如泉州老城区人民一样,来点所谓的“黑暗料理”,会对过敏、湿热等症状缓解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泉州老城区人对于这三种水果的吃法,有独特心得,菠萝要浸泡盐水,荔枝要浸泡冰凉的井水,而芒果呢,也就是本地檨仔,则是要、蘸、酱、油、吃!

这些吃法在泉州老城区流传了百年,据说出处在泉州鲤城桂坛巷

这条小巷老饕们应该都知道,因为网红庄阿姨的芋头饼店铺就在巷头。而往巷子里走不到百米的地方,有一处百年豪宅,清朝乾隆年间是规模宏大的药铺——“老范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范志”的招牌就是“范志神曲”,这是一贴具有疏风解表,能治疗感冒、风寒暑湿、中暑腹痛、呕吐泄泻等病症的中药,被医药界公认为世界有效成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创始人不姓范,大名吴亦飞。“范志”乃取意范仲淹名言“不为贤相,当为良医”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表悬壶济世之志向。

“范志神曲”在泉州的传说很多,吴亦飞深受百姓敬仰,芒果蘸酱油的吃法据传是吴亦飞教导,檨仔性热,蘸酱油能去湿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是否来自“老范志”,蘸酱油去湿热防过敏也绝非空穴来风。

现代医学证明,食盐能去除水果里的蛋白酶,从而有效地防止过敏;食盐中含有氟能清热消炎。

酱油是含盐很高的调味料,风味绝非盐可以比拟。

而芒果蘸酱油的滋味,一直深受大江南北众多美食饕餮的关注,到底好不好吃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一名泉州老城区人,我负责任地说:唯有本地的土芒果檨仔蘸酱油菜好吃!因为檨仔的味道是香气扑鼻、甜中略带微酸,没有那一丝丝的酸和一丢丢的香,你再如何蘸酱油也不是那个味!

蘸过酱油的本地檨仔,酸味被中和得很美妙,而甜味更加突出,香味更加浓厚,鲜香甜美融合一道,完成六月的鲜果大餐。

一起来泉州尝尝呗。

“草草啖盐说蜜”,谈三餐美食,讲四方风情。
请点赞鼓励、转发收藏。
欢迎在评论区说两句,我会更加努力。
原创文字,部分图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