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今天农业的萧条,农村的凋敝,农民看不到方向,乡村如何振兴?

随着乡村振兴口号的响起,接着“返乡创业,资本下乡”这些关键词经常在耳边听到,似乎人们都把目光投向了农村。中央一号文件几十年如一日,也都是农业问题,看上去农业摆上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面对今天中国农业的萧条,农村的凋敝,农业始终没有成为热点,进口粮食越来越多。中国农业,从种植面积看,土地荒芜很多,到底有多少基本农田被撂荒,无从说起。从种植品种看,主粮品种大多都是不育杂交稻或者转基因,非常单一。从收益看,种地不赔本就不错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似乎没有人去深究,我看原因有以下几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农民看不到前景,看不到方向

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至今,按道理说,取消农业税后,应该会使中国农业大发展,大繁荣。但取消农业税后,农业却出现大萧条大凋敝,原因何在?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就像当年城市工人下岗失业一样,动不动就把问题推向社会,似乎一推向社会,一切都搞定,殊知,社会空间也是有限的,当社会容纳不了体制内卸掉的包袱后,社会不安和动荡也会自然而然产生的。没有组织,没有领导的社会个体,必然一盘散沙,互相倾轧。取消农业税的后继手段几乎没有,好象放任自流,自生自灭,农民看不到前景,看不到方向,像只无头苍蝇一样在社会中摸索前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农民种粮食难养家糊口,官员看不到政绩

3、资本下乡是做什么的?是想繁荣农业吗?

今天的资本下乡做什么?是想繁荣农业吗?当然不是,是想也像房地产那样挣大钱的,因为以房地产为龙头的经济已经下滑,闲散资金想到乡下捞金。他们有的带着农业扶持资金,有的带着情怀资金,趾高气扬,雄心壮志,似乎粮食是财大气粗能种出来的。所以,农民不买帐,你搞你的,我搞我的,你不碰我,我不惹你,互不相干。多数也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农业的主体是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有人认为,资本下乡失败,主要是没有搞集体化。错,即使走集体化道路,也没有当年的思想基础。这些年来,有多少重点资金扶持的农村,面貌依旧,还有的下派干部当村支书,最终累死任上?当年土改姓公,现在的土改姓什么都分不清楚,想再来一次合并,需要多大的智慧和能力?再想凝聚当年大集体的向心力,已经是非常艰难了。